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饶阳凹陷武强油田沙河街组沉积微相及有利砂体预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4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页
   ·存在问题第11-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主要工作量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16页
   ·区域地理位置第14-15页
   ·工区构造发育史第15-16页
     ·初期张裂阶段第15页
     ·扩张深陷阶段第15页
     ·晚期收缩消亡阶段第15-16页
第三章 沉积相标志及单井相分析第16-36页
   ·相标志第16-24页
     ·岩性相标志第16-20页
     ·结构特征及构造相标志第20-22页
     ·测井相标志第22-24页
   ·单井相分析第24-36页
     ·强35 井单井相分析第25-27页
     ·强22 井单井相分析第27-30页
     ·强20 井单井相分析第30-32页
     ·强50 井单井相分析第32-36页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第36-69页
   ·沉积相模式第36-45页
     ·三角洲平原亚相第36-38页
     ·三角洲前缘亚相第38-43页
     ·前三角洲亚相第43页
     ·相层序和相模式第43-45页
   ·剖面相沉积微相分析第45-57页
     ·强2 断块剖面相沉积微相分析第45-52页
     ·强19 断块剖面相沉积微相分析第52-57页
   ·平面相沉积微相分析第57-69页
     ·强2 断块平面相沉积微相分析第57-63页
     ·强19 断块平面相沉积微相分析第63-69页
第五章 武强地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 IDS 指数的应用第69-83页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第69-74页
     ·液化砂岩脉第69-71页
     ·向下发育的泄水构造第71页
     ·重荷模、球枕构造和火焰构造第71-72页
     ·液化摆动构造第72页
     ·假结核第72-73页
     ·串珠状构造第73页
     ·枕状层第73页
     ·层内错断第73-74页
   ·地震活动对储集物性的改善第74-75页
   ·地震形变指数第75-79页
     ·地震形变指数的应用第75-78页
     ·IDS 指数的数学依据第78-79页
   ·渗透率对地震形变指数的响应第79-83页
第六章 储层评价及有利砂体预测第83-99页
   ·成岩事件特征第83-89页
     ·压实、压溶作用第83页
     ·胶结作用第83-86页
     ·交代作用第86-88页
     ·重结晶作用第88页
     ·颗粒及不稳定组分的溶解作用第88-89页
   ·储层储集空间和孔隙结构特征第89-95页
     ·储集空间特征第89-92页
     ·孔隙结构特征第92-95页
   ·储层评价及有利砂体预测第95-99页
第七章 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下一篇:海洋钻井设备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