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糖料作物病虫害论文--甘蔗论文

南宁蔗区的蔗螟发生动态及二点螟的繁殖行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前言第11-23页
    1.1 广西甘蔗种植的重要地位第12-13页
    1.2 我国甘蔗螟虫发生的特点第13-18页
        1.2.1 我国甘蔗螟虫的种类第13-14页
        1.2.2 我国甘蔗螟虫的为害情况第14页
        1.2.3 甘蔗螟虫为害特点第14-16页
        1.2.4 蔗螟发生日益加重的原因第16页
        1.2.5 防治方法与技术第16-18页
    1.3 蛾类的繁殖行为第18-22页
        1.3.1 成虫的羽化行为第19页
        1.3.2 成虫寿命第19-20页
        1.3.3 交配活动第20-21页
        1.3.4 产卵行为第21页
        1.3.5 昆虫行为学的发展趋势第21-22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2 研究方法第23-28页
    2.1 供试虫源第23页
        2.1.1 虫源的采集第23页
        2.1.2 室内饲养第23页
    2.2 调查及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1 甘蔗螟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第23-24页
        2.2.2 二点螟的生活史观察第24-25页
        2.2.3 二点螟的繁殖行为研究第25-26页
    2.3 相关参数确定及数据处理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4页
    3.1 甘蔗螟虫的田间种群动态第28-31页
        3.1.1 不同时期甘蔗螟虫为害情况第28-29页
        3.1.2 不同时期各种甘蔗螟虫所占比例第29-31页
    3.2 二点螟的年生活史第31-33页
    3.3 二点螟成虫的繁殖行为第33-40页
        3.3.1 二点螟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第33页
        3.3.2 二点螟成虫的寿命第33-34页
        3.3.3 二点螟成虫的交配行为第34-37页
        3.3.4 二点螟成虫的产卵行为和产卵节律第37-40页
    3.4 温度对二点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40-44页
        3.4.1 温度对二点螟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第40-41页
        3.4.2 温度对二点螟种群存活的影响第41-42页
        3.4.3 温度对二点螟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第42-4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4-47页
    4.1 结论第44页
    4.2 讨论第44-46页
        4.2.1 甘蔗螟虫发生种类及优势种第44-45页
        4.2.2 昆虫繁殖行为问题第45页
        4.2.3 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第45-46页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Lib.)Sacc.)侵染苜蓿叶片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下一篇:根洞内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