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知识产权品牌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1.品牌 | 第15页 |
2.知识产权 | 第15-16页 |
3.知识产权品牌 | 第16页 |
(二)知识产权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三)知识产权价值链 | 第17页 |
(四)产业集群升级 | 第17-18页 |
(五)集群品牌的概念及经济效应 | 第18-20页 |
1.集群品牌的概念 | 第18-19页 |
2.集群品牌的经济效应 | 第19-20页 |
三、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现状及其问题 | 第20-27页 |
(一)我国产业集群现状 | 第20页 |
(二)我国产业集群特征 | 第20-21页 |
1.根植性 | 第20-21页 |
2.关联性和同质性 | 第21页 |
3.空间集聚性 | 第21页 |
4.技术外溢性 | 第21页 |
(三)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特性 | 第21-22页 |
(四)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第22-25页 |
1.产业链带动的升级模式 | 第22-23页 |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 | 第23-24页 |
3.集群品牌战略的升级模式 | 第24-25页 |
(五)我国产业集群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1.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匮乏 | 第25页 |
2.产业集群价值链低 | 第25页 |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 第25-26页 |
4.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不足 | 第26-27页 |
四、基于集群品牌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析 | 第27-31页 |
(一)集群品牌优势分析 | 第27-28页 |
1.集群品牌与知识产权 | 第27页 |
2.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 | 第27页 |
3.集群品牌与产业集群 | 第27-28页 |
(二)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发展模式 | 第28页 |
(三)集群品牌有助于整合产业集群内的资源 | 第28-29页 |
1.集群品牌的聚合效应 | 第28-29页 |
2.集群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 第29页 |
(四)集群品牌的建设优化产业集群价值链 | 第29页 |
(五)集群品牌战略推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 第29-31页 |
五、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为例 | 第31-47页 |
(一)青岛家电产业集群概述 | 第31-37页 |
1.青岛家电产业集群的现状 | 第31-32页 |
2.青岛家电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 第32-36页 |
3.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二)基于集群品牌的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分析 | 第37-39页 |
(三)基于集群品牌的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升级分析 | 第39-45页 |
1.基于品牌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 | 第40页 |
2.基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 | 第40-44页 |
3.基于文化的知识产权战略 | 第44-45页 |
(四)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 第45-47页 |
1.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认证机制 | 第45-46页 |
2.构建创新型人才机制 | 第46页 |
3.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 第46-47页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7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