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3-14页 |
| 第一部 大连市肺结核患病疫情分析及暴发影响因素初筛 | 第14-3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4-17页 |
| 1. 材料来源 | 第14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3.1 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 3.2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5-16页 |
| 3.2.1 首发病例临床资料 | 第15页 |
| 3.2.2 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 | 第15页 |
| 3.2.3 结核病暴发严重程度分级 | 第15-16页 |
| 3.2.4 学校卫生管理因素 | 第16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4.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 4.2.1 对总体疫情进行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 4.2.2 对分级暴发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 第17页 |
| 结果 | 第17-23页 |
| 1. 疫情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 第17-20页 |
| 1.1 总体患病趋势分析 | 第18-19页 |
| 1.2 人群患病趋势分析 | 第19-20页 |
| 2. 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因素初筛 | 第20-23页 |
| 2.1 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2.2 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单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 2.3 结核病暴发风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22-23页 |
| 讨论与建议 | 第23-26页 |
| 1. 总体疫情的趋势 | 第23-24页 |
| 2. 学校结核病暴发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 第二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 | 第30-4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 1. 材料 | 第30页 |
| 1.1 收集和提供历史资料 | 第30页 |
| 1.2 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 第30页 |
| 2. 方法 | 第30-32页 |
| 2.1 文献研究法 | 第30页 |
| 2.2 校园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 | 第30-31页 |
| 2.2.1 专家评分法(Experts Grading Method) | 第30页 |
| 2.2.2 评估专家确定 | 第30-31页 |
| 2.3 风险指标建立 | 第31页 |
| 2.4 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 | 第31页 |
| 2.5 质量控制 | 第31-32页 |
| 结果 | 第32-37页 |
| 1. 指标层的确定 | 第32页 |
| 2.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32-33页 |
| 3. 各级指标层权重指数 | 第33-37页 |
| 3.1 一级和二级准则层权重指数 | 第33-34页 |
| 3.2 三级准则层权重指数 | 第34-37页 |
| 3.2.1 传染源特征下三级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34-35页 |
| 3.2.2 传播途径准则层下三级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35-36页 |
| 3.2.3 预防控制措施准则层下三级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综述 | 第42-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