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页 |
1.2 学术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4 研究的途径及方法 | 第8-9页 |
2 范宽生平考 | 第9-13页 |
2.1 姓名考 | 第9-10页 |
2.2 生卒考 | 第10页 |
2.3 活动范围考 | 第10页 |
2.4 生活状况考 | 第10-11页 |
2.5 范宽师承与创新关系考 | 第11-13页 |
3 范宽绘画特点探究—以《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 为例 | 第13-23页 |
3.1 《溪山行旅图》研究 | 第13-19页 |
3.1.1 意境因子 | 第13-14页 |
3.1.2 章法因子 | 第14-15页 |
3.1.3 笔墨因子 | 第15-18页 |
3.1.4 图真因子 | 第18-19页 |
3.2 《雪景寒林图》研究 | 第19-21页 |
3.3 范宽绘画特点 | 第21-23页 |
4 范宽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 第23-31页 |
4.1 对后世的影响 | 第23-24页 |
4.2 对现代画家的启示 | 第24-31页 |
4.2.1 注重传统 | 第24-26页 |
4.2.2 注重写生 | 第26-27页 |
4.2.3 注重创新 | 第27-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A | 第36-37页 |
附录B | 第37-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