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泰勒环境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 第8-12页 |
(一)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8-10页 |
(二) 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挑战 | 第10-12页 |
二、尊重自然的道德态度 | 第12-18页 |
(一) 从尊重人到尊重自然的道德态度 | 第12-13页 |
(二) 将自然界非人类生物视为道德主体 | 第13-18页 |
三、以尊重自然为核心的生物中心主义自然观 | 第18-27页 |
(一) 生物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内容 | 第18-25页 |
1. 人类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员 | 第18-20页 |
2. 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 | 第20-21页 |
3. 所有生物都是以自身方式追求自身善的独特个体 | 第21-22页 |
4. 人类并非天生地优于其他生物 | 第22-25页 |
(二) 接受生物中心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 第25-27页 |
四、尊重自然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 第27-34页 |
(一) 尊重自然的基本行为规则 | 第27-30页 |
1. 不伤害规则 | 第27-28页 |
2. 不干涉规则 | 第28页 |
3. 忠诚规则 | 第28-29页 |
4. 补偿正义规则 | 第29-30页 |
(二) 解决人类与非人类生物基本利益冲突的优先原则 | 第30-33页 |
1. 自我防御原则 | 第30-31页 |
2. 均衡原则 | 第31页 |
3. 最小错误原则 | 第31-32页 |
4. 分配正义原则 | 第32页 |
5. 补偿正义原则 | 第32-33页 |
(三) 人类与非人类生物和谐相处的伦理理想 | 第33-34页 |
五、对泰勒环境伦理学中道德关怀对象扩展可能性的思考 | 第34-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