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1号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21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8-16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三) 试验方法 | 第10-11页 |
(四) 观察指标 | 第11-12页 |
(五) 观察方法 | 第12页 |
(六)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2页 |
(七) 数据的规范及数据库的建立 | 第12-13页 |
(八) 统计结果 | 第13-16页 |
二、疗效分析 | 第16-21页 |
(一) 总疗效比较 | 第16页 |
(二) 主要证候改善情况比较 | 第16-18页 |
(三) 次要证候改善情况比较 | 第18-19页 |
(四) 安全性分析 | 第19-21页 |
讨论 | 第21-37页 |
一、手足口病的概况 | 第21-22页 |
二、手足口病的中医认识与研究 | 第22-27页 |
(一) 病名溯源及沿革 | 第22-23页 |
(二) 病因探讨 | 第23-24页 |
(三) 病机 | 第24-26页 |
(四)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 | 第26-27页 |
三、现代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第27-29页 |
(一) 病因病理 | 第27-28页 |
(二) 治疗 | 第28-29页 |
四、实验动物模型研制 | 第29-30页 |
五、方药分析 | 第30-36页 |
(一) 手足口病1号方的立法依据 | 第30-31页 |
(二) 手足口病1号方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 第31-35页 |
(三) 疗效机理研究 | 第35-36页 |
六、临床疗效分析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综述 | 第40-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