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钛副族(Ⅳ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钴、镍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二氧化钛简介第13-15页
        1.2.1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第13-14页
        1.2.2 二氧化钛的性质第14-15页
    1.3 纳米材料第15-16页
        1.3.1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第15-16页
        1.3.2 纳米材料的现状及发展第16页
    1.4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第16-20页
        1.4.1 溶胶凝胶法第17页
        1.4.2 共沉淀法第17-18页
        1.4.3 水热合成法第18-19页
        1.4.4 模板法第19页
        1.4.5 阳极氧化法第19-20页
    1.5 二氧化钛的实际应用第20-25页
        1.5.1 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第20-22页
        1.5.2 污水处理第22页
        1.5.3 染料敏化电池第22-23页
        1.5.4 防雾自清洁第23-24页
        1.5.5 净化空气第24页
        1.5.6 化妆品第24-25页
    1.6 二氧化钛的改性第25-27页
        1.6.1 金属离子掺杂第25-26页
        1.6.2 非金属离子掺杂第26页
        1.6.3 共掺杂改性第26-27页
    1.7 正交实验第27页
    1.8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工作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第28-32页
    2.1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28-29页
        2.1.1 实验设备第28-29页
        2.1.2 实验药品第29页
    2.2 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第29-30页
    2.3 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第30页
    2.4 材料表征方法第30-32页
        2.4.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0-31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页
        2.4.3 X射线衍射仪(XRD)第31页
        2.4.4 能谱仪(EDS)第31-32页
第3章 纯TiO_2的光催化性能第32-48页
    3.1 实验设计第32页
    3.2 纯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第32-33页
    3.3 影响TiO_2光催化活性的因素第33-41页
        3.3.1 水热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3-35页
        3.3.2 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5-37页
        3.3.3 煅烧时间的影响第37-39页
        3.3.4 煅烧温度的影响第39-41页
    3.4 正交实验第41-44页
    3.5 水热时碱性介质浓度的选择第44-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Co-TiO_2和Ni-TiO_2的光催化性能第48-61页
    4.1 实验设计第48页
    4.2 Co-TiO_2和Ni-TiO_2的制备第48-49页
    4.3 Co-TiO_2和Ni-TiO_2的光催化性能第49-53页
    4.4 Co-TiO_2和Ni-TiO_2的表征第53-60页
        4.4.1 X射线衍射分析第53-55页
        4.4.2 扫描电镜分析第55-56页
        4.4.3 透射电镜分析第56-58页
        4.4.4 能谱分析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Co/Ni-TiO_2的光催化性能第61-70页
    5.1 实验设计第61页
    5.2 Co/Ni-TiO_2的制备第61-62页
    5.3 Co/Ni-TiO_2的光催化性能第62-64页
    5.4 不同掺杂浓度下TiO_2的光催化性能比较第64-66页
    5.5 Co/Ni-TiO_2的表征第66-69页
        5.5.1 X射线衍射分析第66-67页
        5.5.2 扫描电镜分析第67-68页
        5.5.3 透射电镜分析第68-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O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长白山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