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问题研究:从权利保护到个人选择--以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2 个人隐私的相关概念及当下的挑战 | 第15-18页 |
2.1 隐私的定义和隐私权理论 | 第15-16页 |
2.2 大数据的含义 | 第16页 |
2.3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问题面临的威胁 | 第16-18页 |
3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概念的界定 | 第18-24页 |
3.1 移动社交网络的界定 | 第18-21页 |
3.2 网络隐私的界定 | 第21-24页 |
4.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网络隐私面临的威胁及趋势 | 第24-28页 |
4.1 威胁个人隐私的范围越来越宽泛 | 第24页 |
4.2 威胁个人隐私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隐蔽 | 第24页 |
4.3 威胁跟人隐私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强大 | 第24-25页 |
4.4 威胁个人隐私的诱因趋于多样化 | 第25-28页 |
5.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个人隐私威胁的来源 | 第28-31页 |
5.1 移动社交用户位置泄露带来的威胁 | 第28页 |
5.2 用户网上行为信息泄露带来的威胁 | 第28-29页 |
5.3 网络运营商的跨平台关联认证导致的隐私威胁 | 第29-30页 |
5.4 黑客攻击行为造成的隐私威胁 | 第30-31页 |
6 移动社交网络隐私关注度及隐私保护政策分析 | 第31-41页 |
6.1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关注度调查 | 第31-37页 |
6.2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安全政策分析 | 第37-41页 |
7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的策略 | 第41-46页 |
7.1 加强国家监督,构建隐私保护法律体系 | 第41页 |
7.2 健全行业标准,规范服务商行为 | 第41-43页 |
7.3 公民隐私保护方式探讨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