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分灌溉对小麦套种与作物的影响与作物水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非充分灌溉试验设计 | 第17-27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17-18页 |
·试验区地理位置 | 第17页 |
·试验区气候 | 第17页 |
·试验区土壤和水质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试验处理 | 第18页 |
·实验设计 | 第18-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主要测定内容 | 第20-21页 |
·田间管理 | 第21页 |
·试验实施状况 | 第21-23页 |
·土壤容重的测定 | 第23页 |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 第23-24页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 第24-27页 |
3 不同灌水处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27-41页 |
·不同灌水处理对作物株高的影响 | 第27-32页 |
·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 | 第32-37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7-40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不同处理对水肥、光、热利用的影响 | 第41-50页 |
·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 | 第41-44页 |
·不同处理下地温时空变化规律 | 第44-46页 |
·不同处理下小麦地温变化 | 第44-45页 |
·不同处理下玉米地温变化 | 第45-46页 |
·不同处理下作物光合速率时空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不同处理下作物含氮量时空变化规律 | 第47-49页 |
·不同处理下小麦氮含量的变化 | 第47-48页 |
·不同处理下玉米氮含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第50-59页 |
·方差分析 | 第50-55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0-53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3-55页 |
·不同处理下水分生产效率 | 第55-59页 |
·不同处理下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处理下对玉米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页 |
6 套种作物水模型的研究 | 第59-69页 |
·作物水模型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59-60页 |
·作物水分响应模型 | 第60-65页 |
·全生育期作物水模型的静态模型 | 第60页 |
·各生育期作物水模型 | 第60-61页 |
·玉米作物产量与全生育期腾发量的关系 | 第61-63页 |
·减产量与腾发亏缺量之关系 | 第63-65页 |
·生育阶段作物水模型的静态模型 | 第65-67页 |
·乘法模型 | 第65页 |
·加法模型 | 第65-66页 |
·模型参数的推求原理 | 第66-67页 |
·各种模型检验 | 第67-69页 |
·复相关系数检验法 | 第67-68页 |
·F 值检验法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