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田应用化学论文

酸化转向用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1.1 基质酸化分流转向的意义第9页
    1.2 常用酸液转向技术第9-11页
        1.2.1 聚合物转向技术第10页
        1.2.2 机械转向技术第10页
        1.2.3 泡沫转向技术第10-11页
        1.2.4 化学微粒转向技术第11页
        1.2.5 Mapdir转向技术第11页
    1.3 VES自转向酸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1-16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2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在油田中的应用第15-16页
第二章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合成第16-27页
    2.1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分类第16-17页
    2.2 主剂的筛选第17-19页
    2.3 主剂的合成第19-21页
        2.3.1 实验药品第19-20页
        2.3.2 实验仪器第20页
        2.3.3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20-21页
    2.4 产品合成条件的优化第21-26页
        2.4.1 缩合反应中温度对最终产率的影响第21页
        2.4.2 缩合反应的时间对最终产率的影响第21-22页
        2.4.3 季铵化反应的温度对最终产率的影响第22-23页
        2.4.4 季铵化反应的时间对最终产率的影响第23页
        2.4.5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最终产率的影响第23-24页
        2.4.6 正交试验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对比合成及产品表征第27-34页
    3.1 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第27-28页
        3.1.1 结构对两性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3.2 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确定第28页
    3.3 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第28-30页
        3.3.1 试剂及仪器第28-29页
        3.3.2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29-30页
        3.3.3 产品的提纯第30页
    3.4 产品结构表征第30-32页
        3.4.1 红外光谱简介及原理和应用第30-31页
        3.4.2 产物红外光谱图分析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第34-42页
    4.1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酸化转向作用机理第34-36页
    4.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残酸粘度的影响第36-37页
    4.3 体系pH对残酸粘度的影响第37-39页
    4.4 体系温度对残酸粘度的影响第39-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第42-51页
    5.1 酸岩反应基本理论第42-45页
        5.1.1 酸岩多相反应机理第42-43页
        5.1.2 自转向酸转向机理第43页
        5.1.3 反应动力学方程第43页
        5.1.4 H+有效传质系数的计算第43-45页
    5.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5.2.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45页
        5.2.2 实验条件第45页
        5.2.3 反应控制阶段的分析第45-47页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47-50页
        5.3.1 60℃时反应动力学方程第47-48页
        5.3.2 H+有效传质系数的计算第48-49页
        5.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49-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音查干凹陷白云质泥岩酸敏储层压裂液体系优选
下一篇:低渗油藏注CO2驱油固相沉积实验测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