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1.2.2 境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的界定 | 第17-22页 |
| 2.1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 | 第17-18页 |
| 2.2 “跳单”情形下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 | 第18-22页 |
| 第3章 居间报酬请求权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规定 | 第22-30页 |
| 3.1 居间报酬请求权的立法现状 | 第22-27页 |
| 3.2 居间报酬请求权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 第4章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的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8页 |
| 4.1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的司法实践 | 第30-34页 |
| 4.1.1 司法裁判中对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的争议 | 第30-32页 |
| 4.1.2 最高院指导意见分析——结合指导案例1号“跳单”案 | 第32-34页 |
| 4.2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 4.2.1 缺乏对居间人与委托人是否属独家委托的说明 | 第34-35页 |
| 4.2.2 缺乏对多人居间报酬请求权因果关系要件的论证 | 第35-38页 |
| 第5章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行使条件的完善构想 | 第38-47页 |
| 5.1 房屋买卖居间行为 | 第38-43页 |
| 5.1.1 居间合同中禁止“跳单”条款效力分析与格式修正 | 第38-39页 |
| 5.1.2 居间行为是否属独家委托的认定 | 第39-43页 |
| 5.2 居间行为与合同成立的因果关系要件 | 第43-45页 |
| 5.2.1 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 | 第43-44页 |
| 5.2.2 多居间行为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 第44-45页 |
| 5.3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6章 房屋买卖居间报酬请求权的法律保护 | 第47-54页 |
| 6.1 规范房屋买卖居间行为 | 第47-49页 |
| 6.1.1 严格房屋买卖居间人的市场准入 | 第47-48页 |
| 6.1.2 强化对居间行为的证据保留 | 第48-49页 |
| 6.2 完善现有居间合同立法 | 第49-54页 |
| 6.2.1 设定居间合同中委托人的义务 | 第49-50页 |
| 6.2.2 完善居间报酬立法 | 第50-52页 |
| 6.2.3 禁止“跳单”条款的完善和法律补充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