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生期间工作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LTE无线接入网和自组织管理网络 | 第12-26页 |
·LTE无线接入网 | 第12-17页 |
·E-UTRAN架构 | 第12-14页 |
·S1和X2接口 | 第14-17页 |
·自组织管理网络 | 第17-26页 |
·自主管理 | 第17-19页 |
·自组织管理网络的架构 | 第19-22页 |
·自组织管理网络用例分析 | 第22-26页 |
第三章 自主负载均衡研究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主流的负载均衡方法 | 第26-30页 |
·集中式方法 | 第26-28页 |
·分布式方法 | 第28-30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两类方法的利弊分析 | 第30-32页 |
·自主负载均衡研究方向展望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支持协商式负载均衡方法的X2AP接口扩展设计 | 第34-44页 |
·协商式均衡方法的信令交互需求 | 第34-37页 |
·典型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处理流程 | 第34-36页 |
·主流分布式自主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分析 | 第36-37页 |
·X2AP接口扩展设计 | 第37-42页 |
·过程定义 | 第37-39页 |
·消息定义 | 第39-41页 |
·数据类型定义 | 第41页 |
·通用性设计 | 第41-42页 |
·协商式负载均衡方法信令交互流程设计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用户移动性模型与方向决策算法 | 第44-57页 |
·用户移动性模型研究现状 | 第44-47页 |
·Manhattan移动性模型介绍 | 第44-45页 |
·目前模型存在的缺陷 | 第45-47页 |
·热点驱动式用户移动性模型设计 | 第47-52页 |
·移动用户和热点建模 | 第47-48页 |
·移动性模型设计 | 第48-52页 |
·仿真实现 | 第52-57页 |
·OMNeT++工具 | 第52-53页 |
·模块实现 | 第53-5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7-58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7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