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IPv4/v6网络拓扑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引言第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第11-19页
   ·采用的过渡技术介绍第11-12页
     ·IPv4/IPv6双协议栈第11-12页
     ·隧道技术第12页
   ·网络拓扑发现的常用工具第12-14页
     ·SNMP协议第12-13页
     ·ICMP协议第13页
     ·ARP协议第13页
     ·DNS Zone Transfer第13页
     ·其他拓扑发现工具第13-14页
   ·常见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第14-16页
     ·基于SNMP+Ping的算法第14页
     ·基于SNMP+ARP的算法第14页
     ·基于广播Ping+DNS Zone Transfer的算法第14-15页
     ·基于Ping+Traceroute的算法第15页
     ·基于Traceroute+DNS Zone Transfer的算法第15页
     ·基于OSPF(或RIP)+Ping的算法第15页
     ·基于BGP+Traceroute的算法第15页
     ·几种拓扑发现算法比较第15-16页
   ·SNMP体系结构第16-19页
     ·MIB概述第16-17页
     ·SNMP协议概述第17-19页
第三章 网络拓扑监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第19-22页
   ·网络拓扑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分析第19页
   ·网络拓扑监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第19-22页
     ·网络拓扑发现经典框架分析第19-20页
     ·网络拓扑发现模型设计第20-22页
第四章 网络拓扑监测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22-46页
   ·分布式IPv4/v6网络拓扑监测系统概述第22-25页
     ·数据库共享模型第22-24页
     ·中央服务器与采集器通信方式设计第24-25页
   ·用户层第25-28页
     ·Web应用服务器zope介绍第25-26页
     ·拓扑图绘制工具——Flex简介第26页
     ·用户层与数据层通信方式设计第26-27页
     ·用户层详细设计第27-28页
   ·数据层第28-30页
     ·ZODB数据库介绍第28-29页
     ·数据库详细设计第29-30页
   ·采集层第30-36页
     ·拓扑发现整体过程设计第30-32页
     ·路由发现模块第32-33页
     ·子网发现模块第33-34页
     ·双栈节点发现模块第34-35页
     ·隧道发现模块第35-36页
   ·SNMP的部署第36-46页
     ·MIB各模块第37-41页
     ·NET-SNMP第41-42页
     ·AGENT侧的安装测试第42-44页
     ·Management模块对net-snmp的包装实现第44-46页
第五章 测试结果和分析第46-51页
   ·测试环境介绍第46-47页
   ·网络拓扑监测系统的功能测试第47-50页
   ·网络拓扑监测系统的性能分析第50页
   ·测试结果总结分析第50-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67页
 附录一第54-59页
 附录二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远程桌面访问的单点登录及其行为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在线聚类的数据流生成系统的优化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