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6-17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一) 我国的绩效思想 | 第18-19页 |
(二) 我国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二、国外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24-2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 第28-30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一) 规范分析法 | 第28页 |
(二) 案例分析法 | 第28页 |
(三) 文献研究法 | 第28页 |
(四)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28-29页 |
二、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30-32页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30页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 第32-44页 |
第一节 绩效管理的含义 | 第32-34页 |
一、绩效的含义 | 第32-33页 |
二、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4-38页 |
一、内容规范 | 第34-36页 |
二、技术管理 | 第36-37页 |
三、组织管理 | 第37-38页 |
四、法律制度体系 | 第38页 |
第三节 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 | 第38-44页 |
一、预算绩效管理简述 | 第38-40页 |
二、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 | 第40-41页 |
三、实行预算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 | 第41-44页 |
第三章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 | 第44-45页 |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44页 |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预算绩效评价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5-47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预算绩效评价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47-50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47-48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预算绩效评价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西方现代国家治理结构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考察借鉴 | 第50-62页 |
第一节 美国预算绩效评价 | 第50-52页 |
一、绩效评价推进过程 | 第50-51页 |
二、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 | 第51页 |
三、绩效评价的主体和职责 | 第51-52页 |
四、绩效评价的实施 | 第52页 |
五、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2页 |
第二节 英国预算绩效评价 | 第52-55页 |
一、绩效评价推进过程 | 第52-53页 |
二、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 | 第53页 |
三、绩效评价的主体和职责 | 第53-54页 |
四、绩效评价的实施 | 第54页 |
五、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 第54-55页 |
第三节 澳大利亚预算绩效评价 | 第55-58页 |
一、绩效评价的推进过程 | 第55页 |
二、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 | 第55-56页 |
三、绩效评价的主体和职责 | 第56-57页 |
四、绩效评价的实施 | 第57页 |
五、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国外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58-62页 |
一、加强绩效评价法律制度建设 | 第58-59页 |
二、充分认识改革的长期性 | 第59页 |
三、建立严密的绩效评价程序 | 第59-60页 |
四、重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60页 |
五、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60页 |
六、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 | 第60-61页 |
七、重视加强相关配套措施建设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我国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及存在的问题 | 第62-124页 |
第一节 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63-68页 |
一、预算管理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 | 第63-65页 |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 第65页 |
三、有效缓解预算收支矛盾的迫切需要 | 第65-66页 |
四、提升财政政策调控能力的现实手段 | 第66页 |
五、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效能的重要手段 | 第66-67页 |
六、有利于提高预算透明度 | 第67-68页 |
第二节 广东省预算绩效评价实践—地方政府视角 | 第68-76页 |
一、广东省预算绩效评价主要做法 | 第68-69页 |
二、广东省预算绩效评价特点 | 第69-74页 |
三、广东省预算绩效评价成效 | 第74-76页 |
第三节 基于DEA模型对广东省重点民生领域支出绩效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76-98页 |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 第77-81页 |
(一) DEA模型基本介绍 | 第77页 |
(二) DEA模型评价方法 | 第77-80页 |
(三) DEA模型评价步骤 | 第80-81页 |
二、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81-98页 |
(一) 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 第82-85页 |
(二) DEA模型的评估 | 第85-95页 |
(三) 对各期间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 第95-96页 |
(四) 实证分析结论 | 第96-98页 |
第四节 水利部预算绩效评价实践—中央部门视角 | 第98-106页 |
一、推进水利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 | 第99-100页 |
二、水利部预算绩效评价特点 | 第100-104页 |
三、水利部预算绩效评价成效 | 第104-106页 |
第五节 我国构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 | 第106-120页 |
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 第106-108页 |
二、构建指标体系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108-119页 |
三、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路径 | 第119-120页 |
第六节 当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120-124页 |
一、法律法规保障力度相对薄弱 | 第120-121页 |
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121-122页 |
三、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 | 第122页 |
四、绩效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 第122-123页 |
五、配套措施还不完善 | 第123-124页 |
第六章 构建预算支出绩效指标案例分析—以交通运输部为例 | 第124-144页 |
第一节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案例分析 | 第124-137页 |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情况 | 第124-126页 |
(一) 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背景 | 第124-125页 |
(二)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25-126页 |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的构建 | 第126-137页 |
(一) 单位主要职责及组织机构设置 | 第126-128页 |
(二)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构建 | 第128-137页 |
第二节 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案例分析 | 第137-144页 |
一、项目基本情况 | 第138-139页 |
二、项目支出绩效指标的构建 | 第139-144页 |
第七章 以预算绩效评价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 第144-170页 |
第一节 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 第144-151页 |
一、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制度保障 | 第144-145页 |
(一) 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的法律体系 | 第144页 |
(二) 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体系 | 第144-145页 |
二、加强绩效目标管理 | 第145页 |
三、积极推进事前绩效评价(评估) | 第145-146页 |
四、加强预算绩效监控—事中绩效评价管理 | 第146-147页 |
五、强化事后预算绩效评价 | 第147-148页 |
六、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48-149页 |
七、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层次 | 第149-150页 |
八、尝试对预算绩效管理效果进行“再评价” | 第150-151页 |
第二节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 第151-170页 |
一、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151-158页 |
(一) 以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为突破口 | 第151-154页 |
(二)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 第154-158页 |
二、不断深化与绩效管理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改革 | 第158-164页 |
(一)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 第158-159页 |
(二) 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 第159-161页 |
(三) 探索建立完善中期预算框架 | 第161-164页 |
三、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财务信息基础 | 第164-170页 |
(一) 改进政府会计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第164-166页 |
(二) 建立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进预算公开 | 第166-1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70-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2页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182-184页 |
后记 | 第184-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