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国内对胶合板研究的综述 | 第10-12页 |
·关于我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第10页 |
·关于我国胶合板外贸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贸易现状等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我国胶合板贸易波动及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我国胶合板贸易壁垒的研究 | 第12页 |
·国外对胶合板研究的综述 | 第12-13页 |
·林产品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 第13页 |
·林产品贸易现状的研究 | 第13页 |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的综述 | 第13-14页 |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论文框架 | 第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分析小结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 第18页 |
·重叠需求理论 | 第18页 |
·新贸易理论 | 第18-20页 |
3 世界及中国胶合板贸易现状 | 第20-38页 |
·胶合板概念及分类 | 第20页 |
·世界胶合板的贸易现状 | 第20-23页 |
·胶合板世界进出口额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世界胶合板的主要进出国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世界胶合板主要出口国出口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中国胶合板贸易现状 | 第23-36页 |
·我国胶合板发展史以及生产情况分析 | 第23-27页 |
·我国胶合板生产企业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我国胶合板进出口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中国胶合板再进口数量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中国胶合板出口市场情况分析 | 第30-33页 |
·中国胶合板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 | 第33-35页 |
·中国胶合板出口遭遇贸易壁垒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分析小结 | 第36-38页 |
4 中国胶合板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第38-50页 |
·贸易引力模型介绍 | 第38-39页 |
·我国胶合板贸易引力模型中要素的选择 | 第39-41页 |
·要素选择的原则 | 第39-40页 |
·模型要素的选择 | 第40-41页 |
·模型数据及模型检验说明 | 第41-42页 |
·我国胶合板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 第42-46页 |
·我国与主要进口国之间的胶合板贸易潜力的计算分析 | 第46-48页 |
·各国胶合板进口贸易潜力指数 | 第46-47页 |
·各国市场类型的划分 | 第47-48页 |
·分析小结 | 第48-50页 |
5 我国胶合板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我国胶合板生产方式落后以及品牌度低 | 第50页 |
·我国胶合板在国际市场遭遇贸易壁垒 | 第50页 |
·我国胶合板市场表现出两极性特点 | 第50页 |
·我国胶合板贸易协议所发挥作用有限 | 第50-52页 |
6 对策建议 | 第52-58页 |
·我国胶合板生产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应当制定不同的企业战略 | 第52-53页 |
·我国胶合板生产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 | 第53-54页 |
·我国胶合板企业应当生产多层次的产品 | 第54页 |
·我国胶合板企业应当打造产品品牌 | 第54-55页 |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 第55页 |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贸易协议的作用 | 第55-56页 |
·我国胶合板企业应加快形成我国胶合板的核心竞争力 | 第56页 |
·分析小结 | 第56-58页 |
7 总结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4页 |
导师简介 | 第64-66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附表一 2009年各指标数据 | 第70-72页 |
附表二 各国潜在贸易系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