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浑子主要病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9页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第9-24页 |
·阿月浑子概述 | 第9页 |
·阿月浑子经济价值概述 | 第9页 |
·阿月浑子主要生长特性概述 | 第9页 |
·阿月浑子存在的主要病害概述 | 第9-16页 |
·阿月浑子主产区病害发生情况 | 第9-10页 |
·世界其他新兴引种区阿月浑子的主要病害 | 第10页 |
·阿月浑子各主要病害介绍 | 第10-16页 |
·阿月浑子晚疫病概述 | 第16-18页 |
·病原菌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6页 |
·病原菌对经济植物的危害 | 第16-17页 |
·链格孢属真菌分子鉴定 | 第17-18页 |
·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研究 | 第18页 |
·阿月浑子炭疽病概述 | 第18-21页 |
·炭疽病菌引起的经济作物疾病概述 | 第18-19页 |
·炭疽病菌形态学分类研究 | 第19-20页 |
·炭疽病菌分子鉴定 | 第20页 |
·炭疽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研究 | 第20-21页 |
·阿月浑子盐害概述 | 第21-22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第21页 |
·阿月浑子叶片营养元素标准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主要病害种类调查 | 第24-28页 |
·褐斑病 | 第24-25页 |
·流胶病 | 第25-26页 |
·果腐病 | 第26-27页 |
·叶缘焦枯病 | 第27-28页 |
·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药剂筛选 | 第28-31页 |
·发病规律调查 | 第28-29页 |
·病原菌鉴定研究 | 第29-30页 |
·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0页 |
·防治药剂筛选 | 第30-31页 |
·阿月浑子流胶病、果腐病病原菌鉴定 | 第31-32页 |
·症状观察与病原菌分离 | 第31页 |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第31-32页 |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第32页 |
·病原菌苯菌灵敏感性测试 | 第32页 |
·病原菌分子鉴定 | 第32页 |
·阿月浑子叶缘焦枯病因研究 | 第32-34页 |
·试验地情况 | 第32-33页 |
·土壤和灌溉水成分分析 | 第33页 |
·叶片营养成分分析 | 第33页 |
·叶片K、Na离子动态变化分析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8页 |
·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药剂筛选 | 第34-41页 |
·侵染发病过程 | 第34页 |
·病原菌鉴定 | 第34-36页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第36-38页 |
·药剂筛选结果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阿月浑子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 第41-44页 |
·病原菌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第41-42页 |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第42页 |
·苯菌灵敏感性测试 | 第42页 |
·病原菌分子鉴定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阿月浑子叶缘焦枯病因研究 | 第44-48页 |
·土壤与水样分析 | 第44-45页 |
·8月阿月浑子矿质营养诊断 | 第45-46页 |
·叶片K~+、Na~+离子动态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讨论和结论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