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狩猎、野生动物驯养论文--各种野生动物驯养论文

朱鹮(Nipponia nippon)非繁殖期行为研究及野化训练技术规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23页
   ·生物学习性第10-11页
   ·栖息地选择研究第11-12页
   ·就地保护第12-14页
     ·栖息地保护与改善方法第12-13页
     ·野生种群发展第13-14页
   ·易地保护第14-16页
     ·人工种群现状第15页
     ·人工饲养和繁育技术第15-16页
   ·行为研究第16-18页
     ·动物行为谱研究第16-17页
     ·朱鹮行为研究进展第17-18页
   ·再引入第18-23页
     ·野化训练第18-21页
     ·潜在栖息地研究第21-22页
     ·野化放归工作进展第22-23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5页
3 研究地点和方法第25-31页
   ·研究地点第25-27页
     ·洋县生态园朱鹮人工种群第25-26页
     ·华阳野化训练基地朱鹮人工种群第26页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朱鹮人工种群第26页
     ·北京动物园展览朱鹮第26-27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行为观察和记录方法第27页
     ·行为观察内容第27-28页
     ·行为的PAE编码第28-29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9-31页
4 朱鹮非繁殖期行为谱研究第31-43页
   ·朱鹃行为分类第31-32页
   ·非繁殖期朱鹃行为谱第32-41页
     ·个体行为第32-37页
     ·互动行为第37-39页
     ·社群行为第39-40页
     ·异常行为第40-41页
   ·讨论第41-43页
5 朱鹮行为的PAE编码和编码行为谱第43-70页
   ·朱鹮行为的PAE编码第43-47页
     ·姿势编码第43-44页
     ·功能动作编码第44-46页
     ·环境因子编码第46-47页
   ·朱鹮非繁殖期PAE编码行为谱第47-69页
     ·编码全谱第47页
     ·各人工种群独立行为谱第47-69页
   ·讨论第69-70页
6 不同人工种群朱鹮的行为多样性研究第70-86页
   ·各朱鹮人工种群行为丰富度和相似性第70-72页
     ·行为丰富度第70-71页
     ·各朱鹮人工种群行为型的差异性第71-72页
   ·行为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72-75页
     ·各朱鹮人工种群的环境条件第72-73页
     ·空间条件对行为的影响第73-74页
     ·环境条件对行为的影响第74-75页
     ·游客压力对行为多样性的影响第75页
   ·行为时间分配第75-80页
     ·朱鹃的活动性第76-77页
     ·觅食行为时间分配第77-78页
     ·警惕行为时间分配第78-80页
   ·行为多样性第80页
   ·讨论第80-86页
     ·影响饲养朱鹮行为多样性的因子第81-83页
     ·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性分析第83-84页
     ·行为多样性指数的意义第84-86页
7 华阳野化训练大网笼种群行为训练进程第86-91页
   ·训练个体对环境因子的利用第86-88页
   ·训练个体行为变化第88-90页
   ·讨论第90-91页
8 不同野化训练条件对朱鹮行为的影响第91-99页
   ·野化训练条件差异第91-92页
   ·觅食行为差异第92-93页
   ·惊飞行为差异第93-95页
     ·惊飞持续时间第93-94页
     ·降落地点选择第94-95页
   ·夜宿行为差异第95-96页
   ·讨论第96-99页
     ·影响朱鹮觅食行为的因素第96-97页
     ·影响朱鹅惊飞行为的因素第97页
     ·影响朱鹮夜宿行为的因素第97-98页
     ·野化训练条件改进建议第98-99页
9 朱鹮人工种群野化训练技术规程第99-109页
   ·野化训练种群的选择第99-102页
     ·种源适合度评价第99页
     ·适宜种群的饲养条件第99-102页
   ·野化训练条件第102-105页
     ·野化训练大网笼建造指标第102-104页
     ·内部训练环境条件设计第104页
     ·日常饲养管理方法第104-105页
   ·行为训练技术第105-107页
     ·觅食行为训练方法第105页
     ·警惕行为训练方法第105-106页
     ·运动能力训练第106页
     ·错误行为纠正第106-107页
   ·野化训练成效评估第107-109页
     ·对栖息地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第107页
     ·生存行为恢复水平评估方法第107-109页
10 小结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附图第118-121页
作者简介第121-122页
导师简介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雷达资料同化的一次飑线过程分析及对霰粒子敏感性试验
下一篇: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保护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