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网络架构 | 第21-42页 |
2.1 Massive MIMO的基本概要 | 第21-32页 |
2.1.1 Massive MIMO的发展 | 第21-22页 |
2.1.2 Massive MIMO的优势 | 第22-23页 |
2.1.3 Massive MIMO的原理 | 第23-24页 |
2.1.4 Massive MIMO的信道容量 | 第24-32页 |
2.2 可见光通信技术基本概要 | 第32-36页 |
2.2.1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32-33页 |
2.2.2 可见光通信的优势 | 第33-34页 |
2.2.3 可见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2.2.4 可见光通信的信道容量 | 第35-36页 |
2.3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 | 第36-42页 |
2.3.1 第五代通信系统潜在的网络架构 | 第37-39页 |
2.3.2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网络架构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频谱效率 | 第42-64页 |
3.1 频谱效率研究的意义和定义 | 第42-43页 |
3.1.1 频谱效率的研究意义 | 第42-43页 |
3.1.2 频谱效率的定义 | 第43页 |
3.2 直接传输场景的频谱效率 | 第43-45页 |
3.2.1 直接传输场景 | 第43-44页 |
3.2.2 直接传输场景的频谱效率 | 第44-45页 |
3.3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模型和频谱效率 | 第45-50页 |
3.3.1 室外场景及其频谱效率 | 第47-48页 |
3.3.2 室内场景及其频谱效率 | 第48-50页 |
3.4 仿真参数的设置与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50-59页 |
3.4.1 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50-51页 |
3.4.2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51-59页 |
3.5 室内、外场景分离和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系统模型和频谱效率 | 第59-64页 |
3.5.1 室内、外场景分离和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系统 | 第59-60页 |
3.5.2 室内、外场景分离和可见光通信技术系统的频谱效率 | 第60页 |
3.5.3 仿真参数和结果 | 第60-64页 |
第四章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能量效率以及频效和能效的折中 | 第64-70页 |
4.1 能量效率的研究意义及其定义 | 第64-65页 |
4.1.1 能量效率的研究意义 | 第64-65页 |
4.1.2 能量效率的定义 | 第65页 |
4.2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能量效率 | 第65-70页 |
4.2.1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能量效率 | 第65-66页 |
4.2.2 室内外场景分离的能量效率的分析 | 第66-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总结 | 第70-7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