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评估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9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理论依据和概念界定第21-26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公共服务第21页
        2.1.2 社会组织第21-22页
        2.1.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22页
        2.1.4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评估第22-23页
    2.2 理论依据第23-26页
        2.2.1 治理理论第23-24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4-25页
        2.2.3 项目评估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评估制度的现状第26-39页
    3.1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评估制度体系概况第26-34页
        3.1.1 评估制度的纵向层级体系第26-31页
        3.1.2 评估的横向配套制度体系第31-32页
        3.1.3 主要服务领域的评估制度第32-34页
    3.2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评估制度的关键要素第34-39页
        3.2.1 评估主体第34-35页
        3.2.2 评估程序第35-36页
        3.2.3 评估内容第36页
        3.2.4 评估方法第36-37页
        3.2.5 评估结果及其应用第37-39页
第4章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评估制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第39-48页
    4.1 制度体系的建构尚待完善第39-41页
        4.1.1 法制化进程缓慢第39-40页
        4.1.2 评估制度缺乏独立性、专业性第40页
        4.1.3 内在衔接的制度匹配体系尚待完善第40-41页
    4.2 制度设计中评估要素存在的缺陷第41-44页
        4.2.1 第三方机构和服务对象的评估主体地位边缘化第41页
        4.2.2 忽视需求评估第41-42页
        4.2.3 缺乏对政府的评估第42-43页
        4.2.4 评估内容重经济性轻社会性第43页
        4.2.5 评估方法主观性过强第43-44页
    4.3 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第44页
        4.3.1 政府在评估中的缺位和越位第44页
        4.3.2 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性导致评估功能的偏移第44页
    4.4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评估制度不足的原因分析第44-48页
        4.4.1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仍处于探索期第44-45页
        4.4.2 政府部门间权责分割缺乏统一规划第45-46页
        4.4.3 社会力量专业能力不足第46-48页
第5章 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评估制度的建议与对策第48-55页
    5.1 加快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法制化建设第48-49页
    5.2 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评估的内在机制第49-53页
        5.2.1 规范政府评估第49-50页
        5.2.2 鼓励多方力量参与评估第50-51页
        5.2.3 加强需求评估第51-52页
        5.2.4 构建兼顾经济性和社会性的评估指标体系第52-53页
    5.3 建立健全评估的配套协调制度第53-55页
        5.3.1 建立社会组织的信用管理机制第53页
        5.3.2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第53-54页
        5.3.3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54-55页
结论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下一篇:微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