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2 大气空气颗粒物来源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1.3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1.4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交通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1.5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6 景观格局指数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17-21页 |
| 2.1 研究区域特征分析 | 第17页 |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17-19页 |
| 2.2.1 颗粒物、气象数据及研究站点选择 | 第17-18页 |
| 2.2.2 土地利用及交通数据 | 第18-19页 |
| 2.2.3 景观参数 | 第19页 |
| 2.3 数据分析 | 第19-21页 |
| 3 气象及交通因子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关系 | 第21-28页 |
| 3.1 气象因子特征分析 | 第21-23页 |
| 3.2 气象因子的季节性变化 | 第23-24页 |
| 3.3 颗粒物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 3.4 交通因子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 3.5 颗粒物与交通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26-28页 |
| 4 基于气象及交通因子的站点分类 | 第28-35页 |
| 4.1 基于交通及气象因子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 第28-32页 |
| 4.2 几类监测站点地理及土地利用类型特征 | 第32-35页 |
| 5 绿地对颗粒物影响分析 | 第35-43页 |
| 5.1 颗粒物的时空变化 | 第35-37页 |
| 5.2 绿地与其他用地类型景观格局指数比较 | 第37-39页 |
| 5.3 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颗粒物浓度影响的分析 | 第39-4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