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MIKE11的南宁市城区水污染控制管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水环境容量定义第12-13页
        1.2.2 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第16-19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区域概况第21-37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7页
        2.1.1 地理位置第21页
        2.1.2 气象第21页
        2.1.3 地形地貌第21-22页
        2.1.4 水文第22-27页
    2.2 社会经济概况第27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状况第27页
        2.2.2 经济概况第27页
    2.3 水环境概况第27-37页
        2.3.1 近几年水质状况分析评价第27-28页
        2.3.2 水功能区划第28-29页
        2.3.3 水质标准指标第29-30页
        2.3.4 污染负荷核算第30-33页
        2.3.5 水质现状分析评价第33-37页
第三章 区域水质模型的建立第37-53页
    3.1 MIKE 11水质模型简介第37-40页
        3.1.1 MIKE模型简介第37页
        3.1.2 MIKE 11模型简介第37-38页
        3.1.3 MIKE 11 HD模块简介第38-39页
        3.1.4 MIKE 11 AD模块简介第39-40页
    3.2 水质模型的构建第40-48页
        3.2.1 污染因子的选取第40页
        3.2.2 资料的准备第40-43页
        3.2.3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第43-47页
        3.2.4 水质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3.3 模型参数率定第48-53页
        3.3.1 水动力模块的参数率定第48-51页
        3.3.2 水质模块的率定第51-53页
第四章 水环境容量计算第53-65页
    4.1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第53-55页
        4.1.1 解析公式法第53-54页
        4.1.2 模型试错法第54页
        4.1.3 系统最优化方法第54页
        4.1.4 概率稀释模型法第54-55页
        4.1.5 未确知数学法第55页
    4.2 污水量的预测第55-59页
        4.2.1 污水量预测参数的确定第55-56页
        4.2.2 污水量的预测第56-57页
        4.2.3 规划污水流域第57-59页
    4.3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第59-65页
        4.3.1 内河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第60-63页
        4.3.2 邕江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第63页
        4.3.3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第63-65页
第五章 控制方案的研究第65-75页
    5.1 污染物削减量的计算第65-66页
        5.1.1 剩余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第65页
        5.1.2 污染物削减量的计算第65-66页
    5.2 污染控制方案的提出第66-75页
        5.2.1 提高污水厂出水水质第66-69页
        5.2.2 水质模型对方案的验证第69-74页
        5.2.3 方案实施前后排放的污染物削减总量第74页
        5.2.4 其他污染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溢油多环芳烃的碳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
下一篇:混凝强化ZTI重金属捕集法去除烧结脱硫废水中铊的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