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煤柱载荷分布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坚硬岩层控制及矿压显现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煤柱与层间坚硬岩层耦合作用下采场关键层破断步距 | 第17-26页 |
2.1 侏罗系煤柱的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2.2 煤柱载荷集度及采场关键层受力分析 | 第19-21页 |
2.3 煤柱与坚硬岩层耦合作用下采场关键层初次破断步距计算 | 第21-25页 |
2.3.1 薄、厚板理论的适用条件及对象选择 | 第21-22页 |
2.3.2 采场主关键层初次破断步距计算 | 第22-24页 |
2.3.3 采场亚关键层初次破断步距计算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煤柱与层间坚硬岩层耦合作用下采场覆岩破断相似实验 | 第26-42页 |
3.1 相似模型实验方案 | 第26-32页 |
3.2 石炭系煤层开采时采场覆岩破断形态分析 | 第32-35页 |
3.3 石炭系煤层开采时采场覆岩应力分布分析 | 第35-38页 |
3.4 石炭系煤层开采时采场覆岩位移监测分析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煤柱与层间坚硬岩层耦合作用下采动应力场数值实验 | 第42-55页 |
4.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42页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4.3 单一作用和耦合作用下采场应力分布对比 | 第43-48页 |
4.4 煤柱与层间坚硬岩层耦合作用采场应力分布 | 第48-54页 |
4.4.1 开采方式及应力测线布置 | 第48-49页 |
4.4.2 耦合作用下采动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煤柱与层间坚硬岩层耦合作用下矿压显现规律 | 第55-58页 |
5.1 煤柱与层间坚硬岩层耦合作用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第55页 |
5.2 现场矿压实测验证 | 第55-57页 |
5.2.1 矿压观测方案 | 第55-56页 |
5.2.2 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6.2 建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