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基于短程反硝化除磷的ABR-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微生物种群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反硝化除磷工艺第13-18页
        1.2.1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理论第13-14页
        1.2.2 反硝化除磷工艺第14-17页
            1.2.2.1 BCFS工艺第14-15页
            1.2.2.2 A2N-SBR工艺第15-16页
            1.2.2.3 DEPHANOX工艺第16-17页
        1.2.3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第18-21页
        1.3.1 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2 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1.4 微生物第21-24页
        1.4.1 脱氮微生物第21-22页
        1.4.2 除磷微生物第22-23页
        1.4.3 微生物菌群研究技术第23-24页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4-26页
        1.5.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1.5.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ABR-MBR组合工艺运行性能及污泥形态研究第26-38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2.2.1 试验装置第26-27页
        2.2.2 试验水质和接种污泥第27页
        2.2.3 研究过程第27-29页
        2.2.4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第29页
        2.2.5 污泥的扫描电镜观察第29页
        2.2.6 摇床试验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2.3.1 短程硝化启动分析第29-30页
        2.3.2 短程反硝化除磷菌培养过程分析第30-34页
            2.3.2.1 ABR-MBR组合工艺中COD和NH4~+-N去除情况第30-32页
            2.3.2.2 MBR池短程硝化分析第32-33页
            2.3.2.3 除磷污泥特性第33-34页
        2.3.3 ABR-MBR组合工艺污泥中菌群形态研究第34-37页
            2.3.3.1 厌氧污泥表观形态第35-36页
            2.3.3.2 好氧污泥表观形态第36-37页
    2.4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进水负荷对MBR反应器微生物菌群种类变化规律研究第38-46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3.2.1 试验装置与进水水质第38页
        3.2.2 研究过程第38页
        3.2.3 微生物多样性的检测和方法第38-40页
            3.2.3.1 样品采集第38页
            3.2.3.2 总DNA的提取与PCR扩增第38-39页
            3.2.3.3 荧光定量第39页
            3.2.3.4 Miseq文库构建第39页
            3.2.3.5 Miseq测序第39-40页
            3.2.3.6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学分析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3.3.1 微生物种群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40-41页
        3.3.2 门水平优势微生物种群分析第41-43页
        3.3.3 属水平优势微生物种群分析第43-44页
    3.4 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最优负荷下硝化液回流比与ABR内除磷微生物菌群种类变化规律研究第46-55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4.2.1 试验装置与进水水质第46页
        4.2.2 研究过程第46-47页
        4.2.3 微生物多样性的检测和方法第47页
            4.2.3.1 样品采集第47页
            4.2.3.2 微生物检测方法第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4.3.1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第47-48页
        4.3.2 优势微生物种群分析第48-51页
            4.3.2.1 门分类水平优势微生物第48-50页
            4.3.2.2 目分类水平优势微生物第50-51页
        4.3.3 除磷菌分析第51-53页
    4.4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HFMD空间数据分析
下一篇:厌氧氨氧化中试反应器中微生物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