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车身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注释表 | 第14-1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1.2 车身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1.2.1 用户身份识别问题 | 第17页 |
1.2.2 远程数据传输协议问题 | 第17-18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纯电动汽车BCM关键技术研究 | 第21-30页 |
2.1 整体关键技术方案 | 第21页 |
2.2 RFID身份认证技术 | 第21-24页 |
2.2.1 RFID基本组成部分 | 第21-23页 |
2.2.2 RFID基本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3 CAN总线数据传输技术 | 第24-26页 |
2.3.1 CAN总线技术 | 第24-25页 |
2.3.2 CAN报文数据格式定义 | 第25-26页 |
2.4 远程GPRS通信技术 | 第26-29页 |
2.4.1 GPRS通信技术 | 第26-28页 |
2.4.2 GPRS远程传输流程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纯电动汽车BCM方案设计 | 第30-50页 |
3.1 纯电动汽车BCM总体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3.2 纯电动汽车BCM硬件设计 | 第31-41页 |
3.2.1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32-35页 |
3.2.2 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 第35-39页 |
3.2.3 输出驱动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3.3 RFID通讯协议设计 | 第41-43页 |
3.3.1 功能设计 | 第41-42页 |
3.3.2 通讯数据格式设计 | 第42-43页 |
3.4 远程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第43-47页 |
3.4.1 功能设计 | 第43页 |
3.4.2 远程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第43-47页 |
3.5 电池故障预警设计 | 第47-49页 |
3.5.1 功能设计 | 第47-48页 |
3.5.2 通讯协议设计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纯电动汽车BCM软件设计 | 第50-70页 |
4.1 应用层软件设计 | 第51-62页 |
4.1.1 灯光模块设计 | 第51-55页 |
4.1.2 车窗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4.1.3 雨刮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4.1.4 中控模块设计 | 第59-62页 |
4.2 通讯层软件设计 | 第62-66页 |
4.2.1 RFID身份识别设计 | 第62-65页 |
4.2.2 CAN数据发送设计 | 第65-66页 |
4.2.3 电池故障预警设计 | 第66页 |
4.3 扩展层软件设计 | 第66-69页 |
4.3.1 GPRS软件设计 | 第67-68页 |
4.3.2 上行数据上传设计 | 第68-69页 |
4.3.3 下行控制命令设计 | 第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纯电动汽车BCM测试与分析 | 第70-87页 |
5.1 纯电动汽车BCM测试平台搭建 | 第70-71页 |
5.2 纯电动汽车BCM功能测试 | 第71-79页 |
5.2.1 车身控制逻辑测试 | 第71-75页 |
5.2.2 RFID身份识别测试 | 第75-76页 |
5.2.3 远程数据传输协议测试 | 第76-78页 |
5.2.4 电池故障预警测试 | 第78-79页 |
5.3 纯电动汽车BCM性能测试分析 | 第79-86页 |
5.3.1 车窗性能测试分析 | 第79-82页 |
5.3.2 转向灯性能测试分析 | 第82-83页 |
5.3.3 驱动性能测试分析 | 第83-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7-88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