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植物应用历史概况 | 第8-10页 |
·现代乡村景观发展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查阅 | 第13页 |
·调查分析 | 第13页 |
·案例分析 | 第13页 |
·归纳总结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植物造景相关理论与乡村植物景观特点 | 第15-20页 |
·植物的功能 | 第15页 |
·植物造景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植物特性 | 第15-16页 |
·植物文化 | 第16-17页 |
·植物空间 | 第17-18页 |
·现代乡村植物景观特征 | 第18-20页 |
·生命力 | 第18页 |
·季相变化 | 第18-19页 |
·生产性 | 第19页 |
·生态效益 | 第19-20页 |
3 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调研 | 第20-26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乡村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案例分析 | 第21-25页 |
·武义郭洞村 | 第22-23页 |
·宁波奉化藤头村 | 第23-24页 |
·嘉兴建林村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4 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 | 第26-39页 |
·指导原则 | 第26-27页 |
·观赏性 | 第26页 |
·经济性 | 第26页 |
·乡土性 | 第26页 |
·文化性 | 第26-27页 |
·多样性 | 第27页 |
·生态性 | 第27页 |
·不同地貌乡村植物景观营造 | 第27-29页 |
·丘陵山地区 | 第27-28页 |
·平原区 | 第28页 |
·水网区 | 第28-29页 |
·不同功能用地植物景观营造 | 第29-39页 |
·村口 | 第29-30页 |
·公共活动空间 | 第30-31页 |
·道路 | 第31-33页 |
·宅旁 | 第33-34页 |
·庭院 | 第34-35页 |
·村旁 | 第35页 |
·滨水 | 第35-37页 |
·农业生产用地 | 第37-39页 |
5 实例论证—以浙江金华市山下村植物景观营造为例 | 第39-44页 |
·项目概况 | 第39页 |
·村庄环境现状分析 | 第39-40页 |
·植物景观设计 | 第40-43页 |
·目标与思路 | 第40页 |
·植物选择 | 第40-41页 |
·植物种植与空间营造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6 结语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4页 |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附录 1 适宜浙江省乡村居住环境绿化植物建议 | 第48-51页 |
附录 2 案例图纸——金华山下村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