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图像分割技术概述 | 第18-34页 |
2.1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18-24页 |
2.1.1 基于灰度直方图峰谷的阈值分割法 | 第19页 |
2.1.2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阈值分割法(Otsu) | 第19-21页 |
2.1.3 基于迭代的阈值分割法 | 第21-22页 |
2.1.4 基于最大熵的自动阈值分割法 | 第22-23页 |
2.1.5 不同阈值分割方法的效果对比 | 第23-24页 |
2.2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24-26页 |
2.2.1 区域生长分割算法 | 第25页 |
2.2.2 分裂合并分割算法 | 第25-26页 |
2.3 基于边缘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26-30页 |
2.3.1 梯度算子 | 第27-29页 |
2.3.2 高斯-拉普拉斯算子 | 第29-30页 |
2.4 基于特定理论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30-32页 |
2.4.1 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 | 第30-31页 |
2.4.2 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形态学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第34-48页 |
3.1 二值形态学运算 | 第34-40页 |
3.1.1 二值腐蚀与膨胀 | 第34-38页 |
3.1.2 二值开运算与闭运算 | 第38-40页 |
3.2 形态学运算的基本应用 | 第40-43页 |
3.2.1 图像的形态学滤波 | 第40-41页 |
3.2.2 区域填充 | 第41-43页 |
3.3 灰度形态学运算 | 第43-45页 |
3.3.1 灰度腐蚀与膨胀 | 第43-45页 |
3.3.2 灰度开运算与闭运算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基于不同测度的海陆杂波场景分割方法 | 第48-70页 |
4.1 基于能量聚集度测度的海陆杂波场景分割 | 第49-56页 |
4.1.1 过采样傅里叶变换 | 第49-50页 |
4.1.2 相参雷达回波的能量聚集度测度的计算 | 第50-52页 |
4.1.3 能量聚集度图像的阈值粗分割 | 第52页 |
4.1.4 形态学滤波处理 | 第52-56页 |
4.2 基于直流分量占比测度的海陆杂波场景分割 | 第56-61页 |
4.2.1 雷达回波的直流分量占比测度的计算 | 第57-58页 |
4.2.2 基于直流分量占比测度的海陆分割算法流程 | 第58-59页 |
4.2.3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 | 第59-61页 |
4.3 非相参扫描模式下基于形态学中值导数的海陆分割方法 | 第61-67页 |
4.3.1 形态学中值导数与导数变差和测度的构造 | 第61-64页 |
4.3.2 非相参体制下的海陆分割算法流程 | 第64-65页 |
4.3.3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总结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