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论文--铷Rb论文

碱金属铷的碰撞展宽和频移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碰撞展宽促进了碱金属激光器的发展第7-8页
        1.1.2 碰撞展宽成为了一种诊断工具第8-9页
    1.2 研究状况第9-12页
        1.2.1 碰撞展宽的实验研究第9-10页
        1.2.2 碰撞展宽的理论研究第10-11页
        1.2.3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及创新性第12-13页
第二章 碱金属铷的碰撞展宽和频移的理论研究第13-39页
    2.1 理论基础第13-26页
        2.1.1 谱线展宽简介第13页
        2.1.2 Anderson-Talman(AT)理论第13-17页
        2.1.3 Baranger理论第17-26页
        2.1.4 小结第26页
    2.2 计算方法的推导第26-30页
        2.2.1 利用散射相移计算谱线展宽和频移第26-27页
        2.2.2 变化相方法(Variable Phase Method)第27-30页
    2.3 势能面第30-33页
    2.4 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第33-35页
        2.4.1 变化相方法的适用范围第33页
        2.4.2 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第33-34页
        2.4.3 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验证第34-35页
    2.5 计算结果第35-38页
    2.6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碰撞展宽和频移的实验研究第39-49页
    3.1 实验装置第39-43页
        3.1.1 激光器第39-40页
        3.1.2 靶室第40-41页
        3.1.3 数据获取系统第41-43页
    3.2 实验光路第43-44页
    3.3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4-49页
        3.3.1 测得的吸收谱第44-45页
        3.3.2 实验数据分析第45-47页
        3.3.3 铷D_1线的碰撞展宽和频移的实验测量结果第47-49页
第四章 理论及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49-53页
    4.1 铷和氦的展宽和频移系数第49-50页
    4.2 铷和氩的展宽和频移系数第50-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金属参与的sp~3C-H键活化构筑4-烷基-2-环戊烯-1-醇核心骨架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下一篇:薰衣草精油SPME提取及抑制大肠杆菌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