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移动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移动机器人的特点第12-13页
    1.4 移动机器人中的关键技术第13-14页
    1.5 移动机器人的应用第14页
    1.6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4-17页
第2章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研究第17-25页
    2.1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第17-18页
    2.2 路径规划方法第18-24页
        2.2.1 栅格法第18-20页
        2.2.2 可视图法第20-21页
        2.2.3 自由空间法第21-22页
        2.2.4 人工势场法第22-23页
        2.2.5 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蚁群算法原理第25-35页
    3.1 蚁群算法第25-29页
    3.3 基本蚁群算法的实现步骤第29页
    3.4 蚁群算法中的参数第29-30页
        3.4.1 信息素启发因子α对算法的影响第29-30页
        3.4.2 期望启发因子β对算法的影响第30页
        3.4.3 信息素挥发系数ρ对算法的影响第30页
        3.4.4 信息素强度Q对算法的影响第30页
    3.5 蚁群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第30-32页
        3.5.1 优化性能指标第31页
        3.5.2 时间性能指标第31页
        3.5.3 鲁棒性能指标第31-32页
    3.6 几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介绍第32-33页
        3.6.1 最大-最小值蚂蚁算法第32页
        3.6.2 最优-最差蚂蚁算法第32页
        3.6.3 基于优化排序的蚂蚁算法第32-33页
    3.7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第35-41页
    4.1 传统蚁群算法的优缺点第35-36页
        4.1.1 传统蚁群算法的优点第35页
        4.1.2 传统蚁群算法的缺点第35-36页
    4.2 路径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第36-37页
    4.3 基于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第37页
    4.4 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第37-38页
        4.4.1 状态转移概率公式的改进第37-38页
        4.4.2 信息素更新公式的改进第38页
    4.5 改进后的自适应蚁群算法实现过程及流程图第38-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5章 实验与仿真第41-51页
    5.1 环境建模第41-42页
    5.2 仿真实验参数设定第42-43页
    5.3 仿真结果第43-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6.1 总结第51页
    6.2 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1页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1页
    二、所获奖项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园安防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私有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