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关于乡镇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关于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要意义的探索 | 第11页 |
1.2.3 关于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 第11-12页 |
1.3 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1.3.1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在我国的的源起 | 第16-23页 |
2.1 科层制形成工会组织倒金字塔型结构 | 第16-17页 |
2.1.1 等级制影响上下层级人员配备的匹配度 | 第16页 |
2.1.2 命令式的工作模式使得任务层层加码 | 第16页 |
2.1.3 专业化的分工导致工作难度增大 | 第16-17页 |
2.2 行政化趋势导致工会主责难以凸显 | 第17-18页 |
2.2.1 中国工会性质决定工会承担更多职能 | 第17页 |
2.2.2 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要求工会干部发挥更多的作用 | 第17页 |
2.2.3 考核和激励方式让工会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17-18页 |
2.3 制度层面的设计增加了工会工作量 | 第18-19页 |
2.3.1 责任主体不清晰 | 第18页 |
2.3.2 执法主体不明确 | 第18-19页 |
2.3.3 法律责任确定性不强 | 第19页 |
2.4 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会力量配置提出更多要求 | 第19-20页 |
2.4.1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 | 第19页 |
2.4.2 职工的利益诉求呈多样化趋势 | 第19-20页 |
2.4.3 工会自身进化催生了更多的职能 | 第20页 |
2.5 乡镇工会需要职业化工会工作者 | 第20-23页 |
2.5.1 机构不健全让乡镇工会履职困难 | 第20-21页 |
2.5.2 人员编制难以完全得到落实 | 第21页 |
2.5.3 工会经费短缺使乡镇工会无法自行组建工作者队伍 | 第21-22页 |
2.5.4 阵地建设不足使得乡镇工会影响力大大削弱 | 第22页 |
2.5.5 工会工作的推动存在诸多阻力 | 第22-23页 |
3 温州市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 | 第23-27页 |
3.1 明确了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 | 第23-24页 |
3.2 规范了招聘的程序 | 第24-25页 |
3.3 提升了业务素质 | 第25页 |
3.4 有效地发挥了工会工作者的作用 | 第25-27页 |
4 温州市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27-33页 |
4.1 温州市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基本状况 | 第27页 |
4.2 温州市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的现实境遇 | 第27-29页 |
4.2.1 政治待遇问题 | 第27-28页 |
4.2.2 经济待遇低 | 第28-29页 |
4.2.3 工作开展难度大 | 第29页 |
4.2.4 社会地位不高 | 第29页 |
4.3 温州市乡镇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过程中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4.3.1 市招、县聘、乡用的矛盾 | 第29-30页 |
4.3.2 编制部门的认识误区 | 第30-31页 |
4.3.3 乡镇工会缺少作为地方工会组织的合法性基础 | 第31-33页 |
5 政策建议 | 第33-40页 |
5.1 完善制度安排,切实解决合法性 | 第33-34页 |
5.1.1 推动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写入法律法规 | 第33页 |
5.1.2 推动有权力的机构发文进行身份确定 | 第33页 |
5.1.3 有效利用自身优势 | 第33-34页 |
5.2 加大经费支持,切实提供财政保障 | 第34-35页 |
5.2.1 明确乡镇工会的地方工会名分,解决经费留存问题 | 第34页 |
5.2.2 上级工会主动提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补贴 | 第34-35页 |
5.2.3 实施项目化补贴和购买服务 | 第35页 |
5.3 创新用人机制,引入适应性人才 | 第35-37页 |
5.3.1 吸引优秀的基层工会主席 | 第35-36页 |
5.3.2 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进行转换 | 第36页 |
5.3.3 吸引优秀的社区、村居干部 | 第36-37页 |
5.4 打破体制壁垒,畅通人员发展通道 | 第37-38页 |
5.4.1 定向考录 | 第37页 |
5.4.2 到地方工会领导机构兼职、挂职 | 第37-38页 |
5.4.3 选任到地方工会任职 | 第38页 |
5.5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主动工作热情 | 第38-40页 |
5.5.1 建立完善工资体系 | 第38-39页 |
5.5.2 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 第39页 |
5.5.3 建立完善定级晋升制度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