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一、藏戏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7-9页 |
| 二、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页 |
| 三、藏戏女性角色类型 | 第9-11页 |
| 第一章 仙女佛母形象 | 第11-21页 |
| 一、云卓拉姆:仙女嫁入帝王家 | 第11-16页 |
| (一)勇斗渔夫保贞洁 | 第13页 |
| (二)更有春意恋凡尘 | 第13-15页 |
| (三)以德报怨菩萨心 | 第15-16页 |
| 二、苏吉尼玛:鹿女颂佛洗冤情 | 第16-19页 |
| 三、卓娃桑姆:仙凡两界任穿行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凡间佳人形象 | 第21-28页 |
| 一、朗萨雯蚌:悲情民女苦成佛 | 第21-24页 |
| (一)敢于抗争 | 第22页 |
| (二)勤劳善良 | 第22-23页 |
| (三)一心向佛 | 第23-24页 |
| 二、门达桑姆:不负如来不负卿 | 第24-26页 |
| 三、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双美赴藏兴吐蕃 | 第26-27页 |
| 四、唯丹公主:一见王子误终身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贤德母亲形象 | 第28-32页 |
| 一、拉日常赛 | 第28-29页 |
| 二、娘察赛珍 | 第29-31页 |
| 三、诺钦王后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妒妇恶女形象 | 第32-35页 |
| 一、哈姜堆姆 | 第32-33页 |
| 二、阿纳尼姆 | 第33-34页 |
| 三、白玛坚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传统藏戏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及溯源 | 第35-39页 |
| 一、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 第35-36页 |
| (一)观念层面的自觉接受 | 第35页 |
| (二)价值层面的主体意识 | 第35-36页 |
| (三)人性层面的善恶判断 | 第36页 |
| 二、女性形象的文化溯源 | 第36-39页 |
| (一)万物有灵的神明观念和女神崇拜 | 第36-37页 |
| (二)特殊的婚俗和婚育观念 | 第37-38页 |
| (三)佛教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要求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专著 | 第39-40页 |
| 论文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