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力反馈技术的虚拟三维绘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6-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1.2.1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虚拟绘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3 力反馈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相关研究基础 | 第18-29页 |
2.1 纹理映射 | 第18-22页 |
2.1.1 参数化曲面的纹理映射 | 第18-20页 |
2.1.2 分割面片映射 | 第20-22页 |
2.2 三维模型的包围盒建立方法 | 第22-26页 |
2.2.1 包围球 | 第22-24页 |
2.2.2 轴向包围盒AABB | 第24-25页 |
2.2.3 OBB包围盒 | 第25页 |
2.2.4 K-dops包围盒 | 第25-26页 |
2.3 Voexl模型介绍 | 第26-28页 |
2.3.1 压缩体素模型 | 第26-27页 |
2.3.2 数据的存储优点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基于力反馈技术的二维笔触生成 | 第29-46页 |
3.1 毛笔性能分析 | 第29-32页 |
3.1.1 毛笔说明 | 第29-31页 |
3.1.2 毛笔参数分析 | 第31-32页 |
3.2 毛笔模型建立 | 第32-36页 |
3.2.1 毛笔几何模型 | 第32-33页 |
3.2.2 常用力反馈模型 | 第33-34页 |
3.2.3 毛笔力学模型 | 第34-35页 |
3.2.4 反馈力计算 | 第35-36页 |
3.3 毛笔模型变形分析 | 第36-41页 |
3.3.1 笔头骨架变形 | 第36-39页 |
3.3.2 笔头表面变形 | 第39-41页 |
3.4 2D笔触仿真 | 第41-45页 |
3.4.1 算法流程 | 第41-42页 |
3.4.2 笔触仿真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基于力反馈技术三维模型表面笔道生成 | 第46-59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算法流程 | 第47-49页 |
4.3 三维笔道生成 | 第49-56页 |
4.3.1 模型表面绘制碰撞检测 | 第49-51页 |
4.3.2 表面触觉力的模拟 | 第51-52页 |
4.3.3 投影平面建立 | 第52-54页 |
4.3.4 三维模型表面笔道生成 | 第54-56页 |
4.4 特殊字体库建立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仿真系统及实验 | 第59-70页 |
5.1 系统平台 | 第59-65页 |
5.1.1 软件系统 | 第59-61页 |
5.1.2 硬件系统 | 第61-64页 |
5.1.3 3D绘制仿真系统结构 | 第64-65页 |
5.2 仿真实验 | 第65-69页 |
5.2.1 界面介绍 | 第65-67页 |
5.2.2 实验结果 | 第67-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