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 2.1 快递市场监管 | 第15-16页 |
| 2.1.1 快递市场监管的定义 | 第15页 |
| 2.1.2 快递市场监管的主体及其职责 | 第15-16页 |
| 2.2 快递市场监管效能 | 第16-22页 |
| 2.2.1 监管效能的定义 | 第16-17页 |
| 2.2.2 快递市场监管效能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2.2.3 快递市场监管效能的衡量标准 | 第19页 |
| 2.2.4 快递市场监管效能提升对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2.2.5 综合评述 | 第21-22页 |
| 第3章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现状及效能问题研究 | 第22-36页 |
| 3.1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主体现状 | 第22页 |
| 3.2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业务现状 | 第22-27页 |
| 3.2.1 快递市场准入监管现状 | 第22-23页 |
| 3.2.2 快递市场经营秩序规范现状 | 第23-24页 |
| 3.2.3 快递行业安全监管现状 | 第24-25页 |
| 3.2.4 快递服务质量监督现状 | 第25-26页 |
| 3.2.5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现状 | 第26-27页 |
| 3.3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效能问题研究 | 第27-36页 |
| 3.3.1 效能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第27-28页 |
| 3.3.2 指标构建需遵循的原则 | 第28页 |
| 3.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0页 |
| 3.3.4 数据应用 | 第30-31页 |
| 3.3.5 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 3.3.6 效能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 第4章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效能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 4.1 监管相关配套法律规制缺失 | 第36-37页 |
| 4.2 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 4.3 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 | 第38-40页 |
| 4.4 监管支撑能力不足 | 第40-41页 |
| 第5章 苏州市快递市场监管效能提升策略探讨 | 第41-47页 |
| 5.1 健全效力高、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制 | 第41-42页 |
| 5.2 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监管体系 | 第42-44页 |
| 5.3 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 第44-45页 |
| 5.4 提供强有力的监管支撑 | 第45-4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