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认知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民事司法认知的界定 | 第10-18页 |
1.1 民事司法认知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0-14页 |
1.1.1 民事司法认知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民事司法认知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4页 |
1.2 民事司法认知的特征 | 第14-16页 |
1.3 民事司法认知的性质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民事司法认知的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2.1 民事司法认知的功能 | 第18页 |
2.2 民事司法认知的哲学基础 | 第18-19页 |
2.2.1 具有必然性的司法认知 | 第18-19页 |
2.2.2 具有或然性的司法认知 | 第19页 |
2.3 民事司法认知的现实基础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司法认知的对象界定 | 第21-30页 |
3.1 域外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3页 |
3.2 我国民事司法认知的相关立法及缺陷 | 第23-25页 |
3.3 我国民事司法认知对象的界定 | 第25-30页 |
3.3.1 民事司法认知对象的界定标准 | 第25-26页 |
3.3.2 民事司法认知对象的合理界定 | 第26-30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司法认知程序及效力的完善 | 第30-36页 |
4.1 我国民事司法认知程序规则的完善 | 第30-33页 |
4.2 我国民事司法认知效力规定的完善 | 第33-36页 |
4.2.1 对当事人的效力 | 第34-35页 |
4.2.2 对人民法院的效力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