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精神分裂症概述 | 第7-8页 |
二、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和高危人群研究的特殊意义和近况 | 第8-12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2-1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精神分裂症组 | 第12页 |
·正常对照组 | 第12页 |
2. 方法 | 第12-15页 |
·仪器 | 第12-15页 |
·事件相关电位P300 | 第13页 |
·感觉门控电位P50 | 第13-14页 |
·检查指标 | 第14-15页 |
·统计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结果 | 第15-18页 |
讨论 | 第18-29页 |
1. 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成分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 第18-26页 |
·N1潜伏期和N1波幅 | 第19-20页 |
·P2潜伏期和波幅 | 第20-21页 |
·N2潜伏期和N2波幅 | 第21-23页 |
·P3a、P3b潜伏期和波幅 | 第23-26页 |
2. 感觉门控电位P50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 第26-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综述: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和研究 | 第39-51页 |
一. 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39-43页 |
1. 大脑形态和功能与p300的结合研究 | 第39-40页 |
2. 神经递质和p300的关系 | 第40-42页 |
·多巴胺和p300的关系 | 第40-41页 |
·5-羟色胺与p300的关系 | 第41页 |
·氨基酸类递质和P300的关系 | 第41-42页 |
3. 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与p300的关系 | 第42-43页 |
二、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分型及药物治疗的研究 | 第43-46页 |
1.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分型与P300的关系 | 第43-44页 |
2. 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与P300的关系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