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区块中生界压实特征与成藏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异常压力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富县探区勘探研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4-16页 |
第2章 富县区块中生界石油地质特征 | 第16-27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6-19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9-20页 |
·成藏基本条件 | 第20-27页 |
·烃源岩条件 | 第20-22页 |
·沉积特征 | 第22-23页 |
·砂体展布特征 | 第23-25页 |
·储层特征 | 第25页 |
·圈闭类型 | 第25-27页 |
第3章 泥岩压实规律与过剩压力特征 | 第27-43页 |
·泥岩压实规律 | 第27-32页 |
·单井压实特征 | 第28-31页 |
·平面压实规律 | 第31-32页 |
·过剩压力特征 | 第32-38页 |
·过剩压力的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过剩压力分布特征 | 第34-38页 |
·过剩压力结构类型 | 第38-43页 |
·过剩压力结构分类 | 第38-41页 |
·过剩压力结构类型的平面分布 | 第41-43页 |
第4章 过剩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第43-59页 |
·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 | 第43-44页 |
·泥岩欠压实作用 | 第43-44页 |
·烃类生成作用 | 第44页 |
·超压可成为良好的盖层 | 第44-45页 |
·过剩压力与产油性关系 | 第45-54页 |
·各油层组产油量与过剩压力的关系 | 第46-49页 |
·过剩压力纵向分布与产油性的关系 | 第49-54页 |
·过剩压力分布与油气运聚条件分析 | 第54-59页 |
·初次运移 | 第54-55页 |
·二次运移 | 第55-59页 |
第5章 富县区块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 | 第59-77页 |
·成藏组合特征 | 第59-60页 |
·成藏主控因素 | 第60-69页 |
·沉积环境对油气富集的控制 | 第61-63页 |
·构造背景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 第63-64页 |
·储层特征对成藏的影响 | 第64-67页 |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分析 | 第67-69页 |
·油气成藏模式 | 第69-73页 |
·油藏类型及特征 | 第70-71页 |
·成藏模式探讨 | 第71-73页 |
·有利区带评价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