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及沉积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湖相碳酸盐岩的时空分布 | 第9-10页 |
·湖相碳酸盐岩的分类 | 第10-11页 |
·湖相碳酸盐岩的发育特点 | 第11-12页 |
·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 | 第12-13页 |
·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项目来源及工作量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7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6-17页 |
·区域构造 | 第17-18页 |
·地层特征 | 第18-23页 |
·路乐河组 | 第19页 |
·下干柴沟组 | 第19-20页 |
·上干柴沟组 | 第20-21页 |
·下油砂山组 | 第21页 |
·上油砂山组 | 第21-22页 |
·狮子沟组 | 第22页 |
·七个泉组 | 第22-23页 |
·盆地演化 | 第23-24页 |
·古新世-渐新世早期—发生、发展阶段 | 第23页 |
·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发展扩大阶段 | 第23页 |
·上新世为湖盆的收缩—衰亡阶段 | 第23-24页 |
·沉积相平面分布 | 第24-27页 |
第3章 柴西地区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 第27-52页 |
·湖相碳酸盐岩的类型 | 第27页 |
·剖面沉积特征 | 第27-38页 |
·西岔沟剖面沉积特征 | 第27-34页 |
·长尾台剖面沉积特征 | 第34-38页 |
·岩相类型 | 第38-42页 |
·亮晶鲕粒灰(云)岩 | 第38-39页 |
·泥晶砂屑灰(云)岩 | 第39-40页 |
·藻团块灰(云)岩 | 第40页 |
·生物碎屑泥晶灰(云)岩 | 第40-41页 |
·叠层石灰岩 | 第41-42页 |
·岩相组合及沉积环境解释 | 第42-52页 |
·亮晶鲕粒灰(云)岩组合 | 第43-45页 |
·泥晶砂屑灰(云)岩组合 | 第45-46页 |
·藻团块灰(云)岩组合 | 第46-48页 |
·生物碎屑泥晶灰(云)岩组合 | 第48-49页 |
·叠层石灰岩组合 | 第49-52页 |
第4章 柴西地区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第52-59页 |
·现代及古代湖泊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第52-54页 |
·大布苏湖沉积模式 | 第52-54页 |
·西班牙东北部Teruel 盆地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第54页 |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第54-59页 |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分布的控制因素 | 第54-55页 |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