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断线监测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 1.1.2 课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课题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1.3.1 课题目标 | 第13-14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断线监测系统总体初步设计 | 第16-20页 |
| 2.1 断线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 第16页 |
| 2.2 系统总体初步设计 | 第16-1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前端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设计 | 第20-41页 |
| 3.1 断线检测原理及传感器设计 | 第20-22页 |
| 3.1.1 断线检测原理 | 第21页 |
| 3.1.2 传感器设计 | 第21-22页 |
| 3.2 前端子系统功能设计 | 第22-23页 |
| 3.3 电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 3.3.1 信号放大环节设计 | 第23-24页 |
| 3.3.2 信号滤波环节设计 | 第24页 |
| 3.3.3 阈值比较环节设计 | 第24-25页 |
| 3.4 检测装置封装与实验 | 第25-27页 |
| 3.5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27-29页 |
| 3.5.1 功能设定 | 第27页 |
| 3.5.2 硬件选择 | 第27-28页 |
| 3.5.3 软件设计 | 第28-29页 |
| 3.6 CAN总线 | 第29-40页 |
| 3.6.1 CAN总线控制器 | 第30-32页 |
| 3.6.2 CAN总线收发器 | 第32-33页 |
| 3.6.3 CAN通信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 3.6.4 CAN通信协议设计 | 第35-38页 |
| 3.6.5 软件设计 | 第38-40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集中器端子系统设计 | 第41-54页 |
| 4.1 集中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41-44页 |
| 4.1.1 硬件选型与总体结构 | 第41-43页 |
| 4.1.2 MCU最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页 |
| 4.1.3 SD卡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页 |
| 4.1.4 以太网收发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 4.2 以太网通信协议设计 | 第44-46页 |
| 4.2.1 监控软件对单片机的命令帧设计 | 第44页 |
| 4.2.2 单片机对监控软件的应答帧设计 | 第44-45页 |
| 4.2.3 单片机对监控软件的数据帧设计 | 第45-46页 |
| 4.3 集中器软件设计 | 第46-53页 |
| 4.3.1 硬件初始化 | 第47-48页 |
| 4.3.2 协议转换功能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 4.3.3 数据存储功能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 4.3.4 网络通信功能软件设计 | 第50-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PC端监控子系统设计 | 第54-63页 |
| 5.1 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 第54-55页 |
| 5.2 数据库设计 | 第55-57页 |
| 5.3 TCP/IP通信模块 | 第57-59页 |
| 5.4 软件界面设计 | 第59-61页 |
| 5.5 软件功能实现 | 第61-6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第63-67页 |
| 6.1 前端模块以及集中器调试 | 第63-64页 |
| 6.2 以太网通信调试 | 第64-65页 |
| 6.3 系统总调试 | 第65-66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 1 | 第73-74页 |
| 附录 2 | 第74-75页 |
| 附录 3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