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股东查阅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2页
第一章 股东查阅权的性质与功能第12-19页
 一、股东查阅权的基础第12-14页
  (一) 股东对公司的财产权第13页
  (二) 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关系第13-14页
 二、股东查阅权的性质第14-16页
  (一) 股东查阅权是固有权第14页
  (二) 股东查阅权是救济工具性权利第14-15页
  (三) 股东查阅权是一种共益权第15-16页
  (四) 股东查阅权是单独股东权第16页
 三、股东查阅权的功能第16-19页
  (一) 为股东参与公司事务并行使表决权提供相关信息第16-17页
  (二) 为股东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提供必要的前提第17页
  (三) 为股东保障公司和个人利益的行为提供证据。第17-19页
第二章 股东查阅权的比较法考察第19-34页
 一、国外两种股东查阅权的比较第19-22页
  (一) 普通法上的查阅权第19-20页
  (二) 制定法上的查阅权第20-21页
  (三) 两种查阅权的关系第21-22页
 二、域外立法例比较第22-28页
  (一) 美国查阅权制度第22-26页
  (二) 英国查阅权制度第26-27页
  (三) 日本查阅权制度第27-28页
 三、我国股东查阅权的立法现状和不足第28-34页
  (一) 我国的股东知情权体系第28-29页
  (二) 我国当前的股东查阅权制度第29-30页
  (三)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不足第30-34页
第三章 股东查阅权行使的限制第34-42页
 一、利益冲突下的权利限制第34-36页
  (一) 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第34-35页
  (二)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第35-36页
  (三) 行使查阅权的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第36页
 二、对股东查阅权的客观限制第36-37页
 三、对股东查阅权的主观限制——正当目的解析第37-42页
  (一) 正当目的的定义第38-39页
  (二) 从判例总结的角度理解正当目的第39-40页
  (三) 举证责任第40-42页
第四章 股东查阅权制度之构建第42-59页
 一、 股东查阅权的主体第42-47页
  (一) 作为股东查阅权主体的股东资格的确定第42-44页
  (二) 隐名股东和瑕疵出资股东的查阅权第44-46页
  (三) 查阅权能否由代理人行使第46-47页
 二、股东查阅权的客体第47-53页
  (一) 查阅权范围分类考察第48-51页
  (二) 会计账簿外延考察第51-53页
 三、股东查阅权的行使方式第53-54页
  (一) 查阅申请方式第53页
  (二) 查阅时间和地点第53页
  (三) 费用负担第53-54页
  (四) 公司回复期限第54页
 四、股东查阅权的救济第54-59页
  (一) 我国目前的股东查阅权救济第54-55页
  (二) 可能的查阅权救济途径第55-57页
  (三) 我国查阅权救济途径的完善第57-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股指期货交易中的强行平仓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研究--兼论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