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治疗学论文--急症、急救处理论文

复苏新策略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应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1-16页
绪言第16-24页
    参考文献第21-24页
第一章 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第24-39页
    1 引言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5-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3 统计学处理第30-31页
    3 实验结果第31-35页
        3.1 一般情况第31页
        3.2 血流动力学改变第31-32页
        3.3 血气分析第32-33页
        3.4 失血量与输液量第33-34页
        3.5 早期存活率第34-35页
    4 讨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二章 亚低温治疗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第39-67页
    1 引言第39-4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1-48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41-43页
        2.2 实验方法第43-47页
        2.3 统计学处理第47-48页
    3 实验结果第48-59页
        3.1 一般情况第48页
        3.2 肛温第48-49页
        3.3 心率变化第49-50页
        3.4 血压变化第50-51页
        3.5 血气分析第51-54页
        3.6 凝血功能第54-55页
        3.7 液体需要量及腹腔失血量第55-56页
        3.8 肺组织含水量第56-57页
        3.9 肺损伤严重性第57-58页
        3.10 早期存活率第58-59页
    4 讨论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第三章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止血后早期理想血压水平的研究第67-100页
    1 引言第67-6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9-84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69-72页
        2.2 实验方法第72-83页
        2.3 统计学处理第83-84页
    3 实验结果第84-93页
        3.1 液体需要量第84-85页
        3.2 血流动力学第85-86页
        3.3 液体出入量及其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第86-89页
        3.4 液体负荷与BALF中炎症反应的关系第89页
        3.5 组织含水量及氧化应激水平第89-90页
        3.6 组织生存蛋白及凋亡蛋白的表达第90-91页
        3.7 血清ANP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第91-92页
        3.8 早期生存率及其相关关系第92-93页
    4 讨论第93-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第四章 心房钠尿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应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第100-121页
    1 引言第100-10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02-108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102-104页
        2.2 实验方法第104-107页
        2.3 统计学处理第107-108页
    3 实验结果第108-116页
        3.1 血流动力学及液体出入量比较第108-109页
        3.2 血清ANP水平第109-110页
        3.3 肝肾功能第110-111页
        3.4 血清促/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第111-112页
        3.5 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第112-113页
        3.6 组织含水量第113页
        3.7 血清LDH水平第113-114页
        3.8 心肌、空肠、肝脏caspase-3、HMGB-1、NF-κB蛋白表达第114-116页
    4 讨论第116-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1页
结论第121-125页
综述第125-148页
    参考文献第136-148页
作者简历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激酶A和水杨酸类药物调控蛋白激酶TAK1激活的新型分子机制
下一篇:FOXO3a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转化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