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1 玉米的产量潜力 | 第8-10页 |
1.2 玉米产量形成因子 | 第10-12页 |
1.2.1 玉米产量组成要素 | 第10-12页 |
1.2.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12页 |
1.3 玉米种子活力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3.1 种子活力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2 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1.3.3 玉米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1.4 密度、激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1.4.1 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14页 |
1.4.2 激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2 引言 | 第16-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3.1 材料 | 第18页 |
3.2 方法 | 第18-21页 |
3.2.1 密度处理试验 | 第18页 |
3.2.2 激素处理试验 | 第18页 |
3.2.3 常用种子活力指标测定 | 第18-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51页 |
4.1 播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21-32页 |
4.1.1 对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1-28页 |
4.1.2 对玉米自交系收获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28-32页 |
4.2 激素处理对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32-50页 |
4.2.1 激素处理对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2-44页 |
4.2.2 对玉米自交系收获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44-50页 |
4.3 玉米自交系不同处理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相关性 | 第50-51页 |
5 讨论 | 第51-53页 |
5.1 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51页 |
5.2 密度对玉米收获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 喷施激素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