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导论 | 第12-34页 | 
| 一 儿童文学语境中的幻想文学 | 第12-23页 | 
| 一、 众说纷纭的幻想文学 | 第12-19页 | 
| 二、 幻想文学与儿童 | 第19-21页 | 
| 三、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概览 | 第21-23页 | 
| 二 幻想文学研究现状综述 | 第23-34页 |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 三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30-34页 | 
| 第一章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生 | 第34-75页 | 
| 第一节 儿童观的演变 | 第34-50页 | 
| 一、 十九世纪之前的儿童观 | 第35-39页 | 
| 二、 浪漫主义时期儿童观 | 第39-46页 | 
| 三、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观 | 第46-50页 | 
| 第二节 时代与社会语境 | 第50-58页 | 
| 一、 工业革命:一把双刃剑 | 第51-55页 | 
| 二、 中产阶级的兴起 | 第55-58页 | 
| 第三节 文化文学语境 | 第58-75页 | 
| 一、 廉价小书 | 第59-64页 | 
| 二、 说教文学 | 第64-69页 | 
| 三、 童话创作 | 第69-75页 | 
| 第二章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 | 第75-97页 | 
| 第一节 推崇想象 | 第75-89页 | 
| 一、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想象与幻想之争 | 第76-81页 | 
| 二、 狄更斯与麦克唐纳:捍卫幻想和想象 | 第81-89页 | 
| 第二节 回归自然 | 第89-97页 | 
|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主题 | 第97-132页 | 
| 第一节 爱的主题 | 第97-103页 | 
| 一、 爱自然 | 第98-100页 | 
| 二、 爱他人 | 第100-103页 | 
| 第二节 死亡主题 | 第103-115页 | 
| 一、 死亡与进化 | 第104-108页 | 
| 二、 死亡与救赎 | 第108-111页 | 
| 三、 死亡彼岸:爱与美的归宿 | 第111-115页 | 
| 第三节 追寻主题 | 第115-132页 | 
| 一、 出走:冒险的召唤 | 第116-118页 | 
| 二、 试炼与考验 | 第118-121页 | 
| 三、 磨炼:成长仪式的复演 | 第121-126页 | 
| 四、 探寻路上的协助者 | 第126-129页 | 
| 五、 回归 | 第129-132页 | 
|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形象 | 第132-179页 | 
| 第一节 儿童形象 | 第132-151页 | 
| 一、 苦难现实的承受者 | 第132-137页 | 
| 二、 成人世界的颠覆者 | 第137-144页 | 
| 三、 圣洁天使的体现者 | 第144-151页 | 
| 第二节 女性形象 | 第151-179页 | 
| 一、 传统的家庭天使 | 第152-155页 | 
| 二、 缺席的女性 | 第155-164页 | 
| 三、 叛逆的女性 | 第164-172页 | 
| 四、 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新女性 | 第172-179页 | 
| 第五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贱斥情境 | 第179-202页 | 
| 第一节 贱斥和卑贱体 | 第180-183页 | 
| 第二节 驱逐卑贱:扫烟囱小儿的遭遇 | 第183-189页 | 
| 第三节 边缘他者:麦克唐纳笔下的卑贱体 | 第189-195页 | 
| 第四节 “我是谁”:爱丽丝的困境 | 第195-202页 | 
| 结语 | 第202-2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6-216页 | 
| 致谢 | 第216-21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