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互联网+制造业——安防行业跨界创新 | 第10页 |
1.1.2 图侦实战系统引领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安防 | 第10-11页 |
1.1.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打造友好型应用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对安防软件的研究 | 第12页 |
1.2.2 对软件“信息架构”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对信息架构的“用户体验”思想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1 论文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论文重难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研究 | 第20-35页 |
2.1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概述 | 第20-26页 |
2.1.1 图侦软件的特点 | 第20-22页 |
2.1.2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概述 | 第22-23页 |
2.1.3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主要构成部分 | 第23-24页 |
2.1.4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2.2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用户体验 | 第26-29页 |
2.2.1 图侦软件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6页 |
2.2.2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2.2.3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中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 | 第29页 |
2.3 用户体验与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关系研究 | 第29-30页 |
2.3.1 基于用户体验的图侦软件信息架构 | 第29-30页 |
2.4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第30-33页 |
2.4.1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图侦软件信息架构设计综述 | 第30页 |
2.4.2 不可忽视的前期设计研究 | 第30-31页 |
2.4.3 信息架构设计策略 | 第31页 |
2.4.4 将抽象设计思维实施到具体设计中 | 第31-33页 |
2.5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心智模型与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关系研究 | 第35-44页 |
3.1 用户心智模型 | 第35-37页 |
3.1.1 用户心智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 第35-36页 |
3.1.2 用户心智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36-37页 |
3.2 用户心智模型在图侦软件信息架构中的运用 | 第37-40页 |
3.2.1 心智模型与软件设计的关系 | 第37-38页 |
3.2.2 用户心智模型对提高图侦软件可用性的作用 | 第38-39页 |
3.2.3 用户心智模型与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对应关系 | 第39-40页 |
3.3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方法研究 | 第40-43页 |
3.3.1 构建软件信息架构的方法综述 | 第40-42页 |
3.3.2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方法 | 第42-43页 |
3.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构建方法 | 第44-57页 |
4.1 图侦软件的用户研究 | 第44-49页 |
4.1.1 用户基本背景分析 | 第44-45页 |
4.1.2 用户特殊性分析 | 第45-46页 |
4.1.3 用户需求分析 | 第46-47页 |
4.1.4 用户角色建模 | 第47-48页 |
4.1.5 用户情境分析 | 第48-49页 |
4.2 构建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用户心智模型 | 第49-51页 |
4.2.1 用户心智模型数据收集 | 第49-50页 |
4.2.1.1 卡片内容的确定 | 第49-50页 |
4.2.1.2 卡片数量的确定 | 第50页 |
4.2.1.3 卡片分类实验流程 | 第50页 |
4.2.2 用户心智模型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4.2.3 形成心智模型 | 第51页 |
4.3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导出图侦软件信息架构 | 第51-55页 |
4.3.1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组织系统心智模型 | 第52-53页 |
4.3.2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标识系统心智模型 | 第53-54页 |
4.3.3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导航系统心智模型 | 第54页 |
4.3.4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检索系统心智模型 | 第54-55页 |
4.4 基于心智模型的图侦软件信息架构评估方法 | 第55-56页 |
4.4.1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卡片分类评估法 | 第55页 |
4.4.2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可用性测试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图侦软件信息架构的用户心智模型应用实例 | 第57-85页 |
5.1 海康威视“视侦通V15.2”产品 | 第57-58页 |
5.1.1 产品概况 | 第57页 |
5.1.2 产品界面展示 | 第57-58页 |
5.2 构建“视侦通”信息架构的用户心智模型 | 第58-72页 |
5.2.1 获取心智模型的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2.1.1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5.2.1.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2.1.3 实验方法创新点 | 第60页 |
5.2.2 获取心智模型的实验过程 | 第60-62页 |
5.2.2.1 实验目标 | 第60页 |
5.2.2.2 实验人员 | 第60-62页 |
5.2.3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 第62页 |
5.2.4 实验实施阶段 | 第62-65页 |
5.2.5 实验结果层级分析 | 第65-69页 |
5.2.5.1 实验结果的权值赋予 | 第66-67页 |
5.2.5.2 矩阵数据的聚类分析 | 第67-69页 |
5.2.6 用户心智模型提取 | 第69-72页 |
5.2.6.1 卡片内容与软件功能的映射关系 | 第69-70页 |
5.2.6.2 构建用户心智模型 | 第70-72页 |
5.3 “视侦通”信息架构的原型设计 | 第72-80页 |
5.3.1 信息架构设计 | 第72-74页 |
5.3.2“视侦通”原型设计(部分) | 第74-80页 |
5.4 原型设计信息架构评估 | 第80-82页 |
5.5 原型设计可用性验证 | 第82-83页 |
5.5.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第82页 |
5.5.2 实验任务 | 第82页 |
5.5.3 实验步骤 | 第82-83页 |
5.5.4 实验结果 | 第8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5-8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附录1 卡片分类法用户实验数据 | 第89-98页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