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 植物叶色突变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和分类 | 第11页 |
1.2 叶色突变的机理 | 第11-13页 |
1.2.1 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突变 | 第11页 |
1.2.2 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突变 | 第11-12页 |
1.2.3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突变 | 第12页 |
1.2.4 编码叶绿体蛋白基因的突变 | 第12页 |
1.2.5 与光合系统无直接关系基因的突变 | 第12-13页 |
1.3 叶色突变体的价值 | 第13页 |
2 水稻叶色突变体 | 第13-17页 |
2.1 遗传分析 | 第13页 |
2.2 基因定位 | 第13-14页 |
2.3 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及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4-15页 |
2.3.1 叶绿素合成途径 | 第14页 |
2.3.2 相关基因的克隆及突变性状 | 第14-15页 |
2.4 类胡萝卜素合成缺陷突变体及相关基因克隆 | 第15-16页 |
2.4.1 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 第15页 |
2.4.2 相关基因的克隆及突变性状 | 第15-16页 |
2.5 应用价值 | 第16-17页 |
2.5.1 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页 |
2.5.2 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3 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3.1 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17页 |
3.2 几种遗传育种中常见的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4 水稻基因图位克隆技术 | 第18-19页 |
4.1 图位克隆的技术环节 | 第18页 |
4.2 在水稻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507ys、522ys和530ys的遗传鉴定 | 第20-29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0-22页 |
1.1 实验材料与田间调查 | 第20-21页 |
1.2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21页 |
1.3 定位群体构建 | 第21页 |
1.4 分子标记分析与遗传图谱构建 | 第21页 |
1.5 候选基因遴选与测序 | 第21-22页 |
1.6 RNA的提取和RT-PCR分析 | 第22页 |
1.7 叶绿素组分测定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2.1 植株表型和农艺性状 | 第22-23页 |
2.2 507ys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 | 第23页 |
2.3 遗传分析 | 第23-24页 |
2.4 分子标记定位 | 第24-25页 |
2.5 突变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第25-26页 |
2.6 候选基因分析 | 第26页 |
2.7 叶绿素组分分析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I80的遗传鉴定 | 第29-35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9-30页 |
1.1 实验材料与田间调查 | 第29页 |
1.2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29页 |
1.3 定位群体构建与总DNA提取 | 第29-30页 |
1.4 分子标记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 | 第30页 |
1.5 候选基因遴选与测序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2.1 植株表型和农艺性状 | 第30-31页 |
2.2 光合色素含量 | 第31-32页 |
2.3 遗传分析 | 第32页 |
2.4 分子标记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524的遗传鉴定 | 第35-42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5-36页 |
1.1 实验材料与田间调查 | 第35页 |
1.2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1.3 定位群体构建与总DNA提取 | 第36页 |
1.4 分子标记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 | 第36页 |
1.5 候选基因遴选与测序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2.1 植株表型和农艺性状 | 第36-37页 |
2.2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2.3 遗传分析 | 第38页 |
2.4 基因定位 | 第38-39页 |
2.5 候选基因遴选、测序验证及同源蛋白比对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全文小结 | 第42-43页 |
1 黄绿叶突变体507ys、522ys和530ys | 第42页 |
2 黄绿叶突变体ygI80 | 第42页 |
3 斑马叶突变体zebra524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