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网络舆情 | 第15-16页 |
2.1.2 网络舆情演变 | 第16页 |
2.1.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议程设置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沉默的螺旋理论 | 第18页 |
2.2.3 认知定势理论 | 第18-20页 |
3 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演变 | 第20-27页 |
3.1 网络舆情生成与演变的各个阶段 | 第20-24页 |
3.1.1 孕育与诞生阶段 | 第20-21页 |
3.1.2 成长与扩散阶段 | 第21-22页 |
3.1.3 鼎盛与波动阶段 | 第22-23页 |
3.1.4 衰退与消亡阶段 | 第23-24页 |
3.2 网络舆情演变呈现出的规律 | 第24-27页 |
3.2.1 网络舆情在各领域中发生演变 | 第24-25页 |
3.2.2 网络舆情演变过程是波动式的 | 第25页 |
3.2.3 演变过程中舆情呈现出由非理性向理性转变的趋势 | 第25-27页 |
4 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 | 第27-35页 |
4.1 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发展成果 | 第27-30页 |
4.1.1 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门户网站的建立 | 第27-28页 |
4.1.2 政府官方微博开通 | 第28-29页 |
4.1.3 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 第29-30页 |
4.2 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不足 | 第30-35页 |
4.2.1 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不健全 | 第30-32页 |
4.2.2 网络传播相关的法制建设尚需完善 | 第32-35页 |
5 国外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5-40页 |
5.1 国外在网络舆情方面的规制经验 | 第35-37页 |
5.1.1 公共管理方面 | 第35-36页 |
5.1.2 行业自律方面 | 第36-37页 |
5.2 国外网络舆情规制经验对于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启示 | 第37-40页 |
5.2.1 公共管理层面 | 第37-39页 |
5.2.2 社会层面 | 第39-40页 |
6 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途径 | 第40-49页 |
6.1 提高政府把握舆情引导主动权的能力 | 第40-43页 |
6.1.1 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性 | 第40-41页 |
6.1.2 搭建多元化的信息发布平台 | 第41-43页 |
6.2 建立有效的舆情疏导机制、增强舆情可控性 | 第43-47页 |
6.2.1 加强与媒体、公众和当事人的沟通 | 第43-44页 |
6.2.2 完善网络问政平台、畅通民意表达 | 第44-45页 |
6.2.3 议程设置 | 第45-46页 |
6.2.4 发现和培养意见领袖 | 第46-47页 |
6.3 完善公民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