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农商行经营情况分析 | 第17-23页 |
2.1 农商行设立的相关背景 | 第17页 |
2.2 全国农商行概况 | 第17-18页 |
2.3 不同级别农商行所处地区经济环境与发展水平归类评价 | 第18-19页 |
2.3.1 东部地区 | 第18页 |
2.3.2 西部地区 | 第18-19页 |
2.3.3 南部地区 | 第19页 |
2.3.4 中部地区 | 第19页 |
2.3.5 东北地区 | 第19页 |
2.4 部分农商行主要经营指标情况 | 第19-23页 |
2.4.1 广州农商银行 | 第19页 |
2.4.2 上海农商银行 | 第19-20页 |
2.4.3 北京农商银行 | 第20页 |
2.4.4 重庆农商银行 | 第20页 |
2.4.5 农商行整体经营发展情况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区域经济背景下农商行市场定位分析 | 第23-31页 |
3.1 区域经济的概念 | 第23页 |
3.2 区域经济发展中银行的作用 | 第23-24页 |
3.3 农商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 第24-25页 |
3.3.1 地缘优势 | 第24页 |
3.3.2 人缘优势 | 第24页 |
3.3.3 经营灵活 | 第24-25页 |
3.3.4 农村市场资金需求旺盛 | 第25页 |
3.3.5 网点众多 | 第25页 |
3.4 农商行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竞争 | 第25-26页 |
3.5 区域经济发展中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的原则 | 第26-28页 |
3.5.1 市场细分 | 第26-27页 |
3.5.2 确定目标市场 | 第27页 |
3.5.3 市场定位 | 第27-28页 |
3.6 农商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精准市场定位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目前我国农商行区域发展模式、定位战略的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4.1 我国区域经济布局 | 第31页 |
4.2 重点经济区域农商行发展模式比较 | 第31-33页 |
4.2.1 积极参与竞争,混业综合经营模式 | 第31-32页 |
4.2.2 大力支持二三产业发展模式 | 第32页 |
4.2.3 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模式 | 第32页 |
4.2.4 远景布局、跨区域发展模式 | 第32-33页 |
4.3 不同区域经济下农商行的战略定位 | 第33-35页 |
4.3.1 区域经济发达的农商行战略定位 | 第33页 |
4.3.2 工商业发达区域的农商行战略定位 | 第33-34页 |
4.3.3 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的县级农商行战略定位 | 第34页 |
4.3.4 跨区域经营的农商行战略定位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区域竞争环境下农商行的营销策略 | 第35-38页 |
5.1 渠道营销策略:借助协同发展契机,拓展业务范围 | 第36页 |
5.2 产品营销策略:加大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第36-37页 |
5.3 促销营销策略:实施品牌战略投资,打造品牌形象 | 第37页 |
5.4 价格营销策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议价能力 | 第37-38页 |
第六章 不同模式农商行的发展前景、机会与挑战分析 | 第38-44页 |
6.1 不同模式农商行的发展前景、机会与挑战分析 | 第38-42页 |
6.1.1 混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农商行发展前景 | 第38-39页 |
6.1.2 立足二三产业发展模式下农商行的发展前景 | 第39-40页 |
6.1.3 坚持服务三农的农商行发展前景 | 第40-41页 |
6.1.4 跨区域发展的农商行发展前景 | 第41-42页 |
6.2 农商行发展的监管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