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IPMC的致动原理 | 第11-12页 |
1.2 PMC基体材料的分类 | 第12-17页 |
1.2.1 全氟膜材料 | 第12-14页 |
1.2.2 非全氟膜材料 | 第14-16页 |
1.2.3 共混复合膜 | 第16-17页 |
1.3 电极的应用及其趋势 | 第17-18页 |
1.4 IPMC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课题的提出 | 第19页 |
1.5.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非氟质子导电膜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1-32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2-25页 |
2.2.1 改性壳聚糖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2 甲基丙烯酸甲酯型共聚物的合成 | 第23页 |
2.2.3 交联磺化聚乙烯醇膜的合成 | 第23页 |
2.2.4 基体聚合物的选择 | 第23-25页 |
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5页 |
2.3.2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25页 |
2.3.3 膜溶胀性测试(LE) | 第25页 |
2.3.4 膜含水率的测定(WU) | 第25-26页 |
2.3.5 膜离子交换性测试(IEC) | 第26页 |
2.3.6 pH对聚合物膜吸水伸长率影响的测试 | 第26页 |
2.3.7 聚合物膜机械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4 P(MMA-co-AA)的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2.4.1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2.4.2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4.3 膜溶胀性、含水率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28页 |
2.4.4 膜离子交换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第28页 |
2.4.5 pH对聚合物膜吸水伸长率影响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2.4.6 聚合物膜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IPMC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2-44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2页 |
3.2 电极的制备 | 第32-36页 |
3.2.1 碳纳米管(CNTs)电极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2 Cu电极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3 聚吡咯(PPy)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 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3.3.1 改性碳纳米管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热重分析(TGA) | 第36页 |
3.3.2 聚吡咯(PPy)的IR测试 | 第36页 |
3.3.3 电极扫描电镜(SEM)测试 | 第36页 |
3.3.4 电极性能的测试 | 第36-37页 |
3.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3.4.1 改性碳纳米管电极 | 第37-38页 |
3.4.2 聚吡咯(PPy)的R测试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4.3 电极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4.4 电极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P(MMA-co-AA)型IPMC致动性能研究 | 第44-51页 |
4.1 IPMC材料的制作 | 第44页 |
4.2 IPMC的测试方法 | 第44页 |
4.3 IPMC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44-50页 |
4.3.1 电极对IPMC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4.3.2 阴离子对IPMC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3 阳离子对IPMC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4 膜厚度对IPMC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5 电压对IPMC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6 信号频率对IPMC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4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