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参数法在二维超表面电磁均一化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2.1 三维超材料及其二维衍化 | 第10-11页 |
1.2.2 电磁均一化理论研究 | 第11页 |
1.2.3 超表面电磁均一化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4 超表面的应用研究 | 第12-13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微带缝隙天线理论 | 第17-25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微带线特性 | 第18-21页 |
2.2.1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 | 第18-19页 |
2.2.2 微带线的准静态参数 | 第19-21页 |
2.3 矩形微带缝隙天线 | 第21-24页 |
2.3.1 微带缝隙天线的阻抗 | 第21-23页 |
2.3.2 微带缝隙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超表面电磁均一化中的散射参数法 | 第25-38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散射参数法 | 第25-31页 |
3.3 改进型散射参数法 | 第31-37页 |
3.3.1 介质混合物 | 第33-35页 |
3.3.2 含有强谐振单元混合物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超表面的频率可重构天线 | 第38-57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微带缝隙天线的仿真设计 | 第38-42页 |
4.2.1 馈电方式 | 第39页 |
4.2.2 缝隙尺寸 | 第39-40页 |
4.2.3 微带线尺寸 | 第40页 |
4.2.4 微带缝隙天线仿真设计 | 第40-42页 |
4.3 超表面可重构天线仿真设计 | 第42-52页 |
4.3.1 线形结构的超表面 | 第42-45页 |
4.3.2 长轴短轴比为10椭圆结构的超表面 | 第45-47页 |
4.3.3 长轴短轴比为3椭圆结构的超表面 | 第47-49页 |
4.3.4 圆形结构的超表面 | 第49-51页 |
4.3.5 仿真结果分析及对比 | 第51-52页 |
4.4 测试结果 | 第52-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超表面电磁均一化仿真 | 第57-7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超表面等效电磁参数的获取 | 第57-58页 |
5.3 超表面的各向同性等效 | 第58-68页 |
5.3.1 线形结构 | 第59-61页 |
5.3.2 长轴短轴比为10的椭圆结构 | 第61-64页 |
5.3.3 长轴短轴比为3的椭圆结构 | 第64-66页 |
5.3.4 圆形结构 | 第66-68页 |
5.4 超表面的各向异性等效 | 第68-71页 |
5.4.1 线形结构 | 第69页 |
5.4.2 长轴短轴比为10的椭圆结构 | 第69-70页 |
5.4.3 长轴短轴比为3的椭圆结构 | 第70-71页 |
5.4.4 圆形结构 | 第71页 |
5.5 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对比 | 第7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