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草原土壤学论文

中国北方草地土壤非晶态硅形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草地生态系统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硅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第11-12页
        1.2.2 草地土壤硅的存在形态第12-14页
        1.2.3 草地土壤硅的植物有效性第14-15页
        1.2.4 草地土壤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第15-16页
    1.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硅形态研究第17-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1 样地概况第17-18页
        2.1.2 样品采集第18页
        2.1.3 样品分析第18-20页
        2.1.4 数据统计第20-21页
    2.2 实验结果第21-23页
        2.2.1 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的基本理化参数第21-22页
        2.2.2 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的非晶态硅的含量第22-23页
    2.3 讨论第23-28页
        2.3.1 非晶态硅在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中的分布第23-24页
        2.3.2 非晶态硅在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第24-28页
    2.4 小结第28-29页
3 沙化对中国北方草地土壤硅形态的影响第29-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3.1.1 样地概况第29页
        3.1.2 样品采集第29-30页
        3.1.3 样品分析第30页
        3.1.4 数据统计第30页
    3.2 实验结果第30-33页
        3.2.1 不同沙化序列草地土壤的基本理化参数第30-31页
        3.2.2 不同沙化序列草地土壤的非晶态硅分布第31-33页
    3.3 讨论第33-38页
        3.3.1 草地沙化对土壤非晶硅空间分布的影响第33-38页
        3.3.2 草地沙化对土壤硅形态转化的影响第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4 草地造林对中国北方草地土壤硅形态的影响第39-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1.1 样地概况第39页
        4.1.2 样品采集第39-40页
        4.1.3 样品分析第40页
        4.1.4 数据统计第40页
    4.2 实验结果第40-43页
        4.2.1 草地土壤与林地土壤的基本理化参数第40-41页
        4.2.2 草地土壤与林地土壤的非晶态硅分布第41-43页
    4.3 讨论第43-48页
        4.3.1 造林对土壤非晶硅空间分布的影响第43-47页
        4.3.2 造林对土壤硅形态转化的影响第47-48页
    4.4 小结第48-4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5.2 研究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个人简介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解及添加生物质辅料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固定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一篇: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研究及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以临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