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路径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模型 | 第20-26页 |
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 | 第20页 |
2.2 岭回归方法与模型 | 第20-21页 |
2.3 时间序列方法与预测模型 | 第21-23页 |
2.4 聚类分析方法与模型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江西省工业“三废”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3.1 江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3.2 江西省工业“三废”排放现状描述性分析 | 第27-30页 |
3.2.1 工业废水排放量现状分析 | 第29页 |
3.2.2 工业废气排放量现状分析 | 第29页 |
3.2.3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3.3 江西省工业“三废”治理状况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工业废水治理状况分析 | 第31页 |
3.3.2 工业废气治理状况分析 | 第31-32页 |
3.3.3 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状况分析 | 第32页 |
3.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 第32-34页 |
3.4.1 工业废水排放量的EKC检验 | 第33页 |
3.4.2 工业废气排放量的EKC检验 | 第33-34页 |
3.4.3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EKC检验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江西省工业“三废”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54页 |
4.1 江西省工业“三废”排放影响因素选取 | 第36页 |
4.2“三废”排放影响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 江西省工业“三废”的岭回归分析 | 第37-44页 |
4.3.1 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7-39页 |
4.3.2 对工业废气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9-42页 |
4.3.3 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2-44页 |
4.4 江西省工业“三废”排放预测分析 | 第44-52页 |
4.4.1 废水排放量预测分析 | 第44-47页 |
4.4.2 废气排放量预测分析 | 第47-49页 |
4.4.3 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分析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江西省工业行业“三废”排放聚类分析 | 第54-63页 |
5.1 江西省工业分行业聚类指标的选取 | 第54页 |
5.2 江西省各工业行业“三废”排放情况 | 第54-58页 |
5.2.1 各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情况 | 第55-56页 |
5.2.2 各工业行业废气排放情况 | 第56-57页 |
5.2.3 各工业行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情况 | 第57-58页 |
5.3 江西省工业行业“三废”排放聚类分析结果 | 第58-61页 |
5.3.1 高效益高污染行业 | 第60-61页 |
5.3.2 高效益低污染行业 | 第61页 |
5.3.3 低效益高污染行业 | 第61页 |
5.3.4 低效益低污染行业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江西省绿色发展的相关建议 | 第63-67页 |
6.1 针对工业“三废”排放的相关建议 | 第63-64页 |
6.1.1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精准治理” | 第63页 |
6.1.2 控制“三废”无序排放,加大环境治理投资 | 第63-64页 |
6.1.3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从根源抑制污染物产生 | 第64页 |
6.1.4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64页 |
6.2 从“三废”排放角度对工业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 第64-67页 |
6.2.1 高效益高污染行业 | 第64-65页 |
6.2.2 高效益低污染行业 | 第65页 |
6.2.3 低效益高污染行业 | 第65页 |
6.2.4 低效益低污染行业 | 第65-67页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67-68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